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的内容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(一)概念提出与初步研究阶段 | 第10页 |
(二)系统性窑址考古发掘与研究阶段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北方早期青瓷的发现与分期 | 第12-39页 |
一、墓葬出土的青瓷 | 第12-29页 |
(一)概述 | 第12-13页 |
(二)器物类型 | 第13-29页 |
二、遗址出土的青瓷 | 第29-33页 |
(一)概述 | 第29-30页 |
(二)北魏洛阳城遗址出土青瓷 | 第30-32页 |
(三)邺城遗址 | 第32页 |
(四)高句丽遗址 | 第32-33页 |
三、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| 第33-36页 |
(一)概述 | 第33页 |
(二)山东地区 | 第33-34页 |
(三)河南地区 | 第34-35页 |
(四)河北地区 | 第35-36页 |
(五)其它地区 | 第36页 |
四、北方早期青瓷的分期 | 第36-39页 |
(一)魏晋时期 | 第36-37页 |
(二)十六国时期 | 第37页 |
(三)北魏初至北魏中晚期 | 第37-38页 |
(四)北魏晚期至东魏晚期 | 第38页 |
(五)北齐时期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北方早期青瓷的造型、装饰、工艺特征及其与南方同期青瓷的比较 | 第39-47页 |
一、器类方面 | 第39-40页 |
二、器型方面 | 第40页 |
三、装饰方面 | 第40-41页 |
四、工艺特征方面 | 第41-47页 |
(一)窑炉和窑具 | 第41-43页 |
(二)胎 | 第43-45页 |
(三)釉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北方早期青瓷的技术渊源 | 第47-51页 |
一、《德应侯碑》的记载 | 第47页 |
二、北方窑业技术的基础 | 第47-49页 |
三、南方制瓷技术影响北方的因素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相关问题的探讨 | 第51-54页 |
一、北方早期青瓷的始烧时间 | 第51-52页 |
二、审美取向的推进作用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6页 |
附表一 | 第59-64页 |
附表二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