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| ·国际视野中研究生质量问题 | 第11页 |
| ·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| ·质量、教育质量、研究生教育质量 | 第14页 |
| ·教育质量观 | 第14-15页 |
| ·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| 第1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22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5-18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启示 | 第21-22页 |
| ·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3页 |
| ·文献研究法 | 第23页 |
| ·比较研究法 | 第23页 |
| ·历史研究法 | 第23页 |
| ·研究的重点,难点及拟解决的具体措施 | 第23-25页 |
| ·研究重点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难点及拟解决的具体措施 | 第24-25页 |
| 2 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9页 |
| ·1945年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·二战后美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(1945-1980) | 第26-29页 |
| 3 二战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 | 第29-33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动因 | 第29-30页 |
| ·社会原因 | 第29页 |
| ·经济原因 | 第29-30页 |
| ·政策原因 | 第30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脉络 | 第30-33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 | 第31-32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成熟 | 第32-33页 |
| 4 二战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| 第33-44页 |
| ·研究生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 | 第33-38页 |
| ·政府的宏观控制 | 第33-36页 |
| ·社会评估 | 第36-38页 |
| ·研究生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| 第38-44页 |
| ·研究生导师 | 第38-39页 |
| ·招生质量的保障 | 第39-40页 |
| ·培养过程的质量保障与监督 | 第40-42页 |
| ·经费保障和奖、助学金体制 | 第42-43页 |
| ·管理机构的质量保障与监督 | 第43-44页 |
| 5 二战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绩效 | 第44-50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的效率 | 第44-45页 |
| ·在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上的成果 | 第45-46页 |
| ·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 | 第46-50页 |
| 6 二战后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0-55页 |
| ·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1页 |
| ·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| 第51-55页 |
| ·政府支持是建立我国硕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 | 第51-52页 |
| ·社会参与是提升我国硕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 | 第52-53页 |
| ·高校自主管理是我国硕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| 第53-55页 |
| 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