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·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0-12页 |
·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·选题的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·选题的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·选题的基本内容 | 第12-14页 |
·主要观点 | 第12-13页 |
·重点与难点 | 第13页 |
·创新和特色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·新型城镇化定义以及相关知识 | 第15-17页 |
·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定义 | 第15页 |
·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| 第15页 |
·城镇化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| 第16-17页 |
·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| 第17-20页 |
·城镇化发展理念不同 | 第17-18页 |
·城镇化发展动力不同 | 第18页 |
·城镇化发展方式不同 | 第18页 |
·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不同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外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0-30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0-25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美国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0-22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日本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2-24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韩国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4-25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部分城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5-28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苏锡常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5-26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上海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6-27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成都双流县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 | 第27-28页 |
·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综述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农民在实现新型城镇化中基本地位和作用 | 第30-36页 |
·农民是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动力 | 第30-32页 |
·农民是城镇化投资积累的重要力量 | 第30-31页 |
·农民是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| 第31页 |
·农民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| 第31-32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是破解二元体制的重点 | 第32-33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一体化 | 第32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| 第32-33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33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有利于节省投资成本促进产业多元化 | 第33-34页 |
·有利于节省建城成本 | 第33-34页 |
·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| 第34页 |
·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国家现代化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造成的问题与矛盾 | 第36-41页 |
·对城镇化本质理解错位,忽略“以农民为本” | 第36页 |
·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,农民在产业空间就业受阻 | 第36-37页 |
·城乡二元制度阻碍农民进入城镇 | 第37-38页 |
·土地制度阻碍农民带着“土地资产”进入城市 | 第38页 |
·政府管理体制缺陷阻碍农民参与城镇管理 | 第38-39页 |
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排斥“市场行为” | 第39-41页 |
第六章 确立和加强农民主体地位的思路和建议 | 第41-48页 |
·坚持“以农民为本”的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构建城镇体系,降低农民进城成本 | 第42-43页 |
·弱化行政干预,释放市场活力 | 第43-44页 |
·改革土地制度,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| 第44-45页 |
·变革户籍制度,促进农民自由流动 | 第45页 |
·改革政府管理体制,吸引农民参与城镇管理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