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的分析与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创新点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创新点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认知 | 第15-22页 |
·道路界面景观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·道路界面 | 第15页 |
·景观 | 第15页 |
·道路界面景观 | 第15-16页 |
·城市道路景观的含义及发展变化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道路景观的含义 | 第16页 |
·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变化 | 第16-18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 | 第18-21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含义 | 第18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构成要素 | 第18-20页 |
·自然景观要素 | 第18页 |
·人工景观要素 | 第18-20页 |
·我国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现存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| 第22-38页 |
·城市道路空间中人的视觉特征 | 第22-27页 |
·相关概念介绍 | 第22-23页 |
·视觉特性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平面视觉特性 | 第23-24页 |
·立面视觉特性 | 第24-27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色彩效应 | 第27-30页 |
·色彩的三要素 | 第27页 |
·色彩的生理感知及其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色彩的心理感知及其应用 | 第28-30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质感特性 | 第30-33页 |
·质感特性与视觉心理感受 | 第30-31页 |
·质感特性在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中的应用 | 第31-33页 |
·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的美学原理 | 第33-36页 |
·形式美法则 | 第34页 |
·形式美法则在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中的应用 | 第34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济南市道路侧界面景观案例分析 | 第38-49页 |
·济南经十东路侧界面景观分析 | 第38-45页 |
·现状分析与归纳 | 第38-39页 |
·道路区段环境及道路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韵律与节奏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节点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绿化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景观效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济南泉城路侧界面景观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泉城路道路结构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泉城路侧界面景观现状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城市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方法 | 第49-53页 |
·城市生活性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生活性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的特性 | 第49页 |
·生活性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设计要点 | 第49-50页 |
·城市中心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中心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的特性 | 第50页 |
·中心区段侧界面景观设计要点 | 第50-51页 |
·城市未开发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城市未开发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的特性 | 第51-52页 |
·未开发区段道路侧界面景观营造方法 | 第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图片来源 | 第58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