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页 |
| ·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2-1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高模量实现原理及模量对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| 第16-28页 |
| ·沥青混合料高模量实现的基本原理(初步分析) | 第16-23页 |
| ·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和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因素 | 第16-17页 |
| ·沥青流变指标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相关性分析 | 第17-23页 |
| ·不同模量水平对结构力学响应影响研究 | 第23-26页 |
| ·Bisar程序介绍及路面结构模型设定 | 第23-24页 |
| ·结构层力学响应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第3章 中法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比较 | 第28-41页 |
| ·中法美沥青混合料设计原理 | 第28-38页 |
| ·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| 第28-31页 |
| ·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·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| 第34-38页 |
| ·中法美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对比及优缺点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中法美设计方法对比 | 第38-39页 |
| ·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体系的优越性 | 第39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研究 | 第41-55页 |
| ·国内外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试验及评价指标 | 第41-42页 |
| ·国内车辙试验 | 第41-42页 |
| ·汉堡轮辙辙试验 | 第42页 |
| ·国内外高温评价指标对比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基于汉堡轮轮辙试验的高温稳定性评价 | 第43-54页 |
| ·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与原材料试验 | 第43-47页 |
| ·汉堡试件成型方法 | 第47-52页 |
| ·EME-14汉堡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5章 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研究 | 第55-61页 |
| 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·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方法概述 | 第56-59页 |
| ·小梁试件的成型 | 第57页 |
| ·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流程 | 第57-58页 |
| ·试验参数的计算 | 第58-59页 |
| ·四点弯曲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6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| 第61-79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及分析 | 第61-72页 |
| ·国内外模量试验方法及参数对比 | 第61页 |
| ·SPT试验原理及成型试验 | 第61-63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模量对比及高温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| 第63-66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相位角与其高温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| 第66-68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因子与其高温稳定性相关性分析 | 第68-72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的确定及分析 | 第72-76页 |
| ·四种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及分析 | 第76-77页 |
| ·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原理及成型试验 | 第76-77页 |
| ·间接拉伸动态模量相关性分析 | 第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9-81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79-80页 |
| ·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| 后记 | 第83-8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