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| 第12-13页 |
·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及原因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者的背景及可行性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实践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24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·范文 | 第18页 |
·范文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范文的选取 | 第18页 |
·范文的分析 | 第18页 |
·背诵 | 第18-19页 |
·仿写 | 第19-21页 |
·仿写的必要性 | 第20页 |
·范文仿写法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4页 |
·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理论基础 | 第24-28页 |
·二语习得理论 | 第24页 |
·Krashen 的语言输入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Swain 的语言输出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行为主义者的模仿理论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| 第28-36页 |
·研究问题与假设 | 第28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28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前测与后测 | 第2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9-31页 |
·问卷调查 | 第31页 |
·个案随机和正式访谈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32-34页 |
·前测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33页 |
·后测 | 第33-34页 |
·.问卷调查 | 第34页 |
·访谈 | 第34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50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6-46页 |
·前、后测结果数据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数据对比 | 第36-37页 |
·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数据对比 | 第37页 |
·实验前、后测对比数据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实验前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实验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访谈结果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结果讨论 | 第46-50页 |
·范文背诵和仿写后学生的写作遣词造句水平变化的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范文背诵和仿写后学生的语篇结构水平变化的讨论 | 第47-5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0-54页 |
·研究发现 | 第50页 |
·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| 第50-51页 |
·本研究的局限性 | 第51-52页 |
·对以后研究的建议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附录一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情况调查表一(实验前) | 第58-59页 |
附录二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情况调查表二(实验后) | 第59-60页 |
附录三 高中英语教师写作教学调查表 | 第60-61页 |
附录四 前测试作文题目及范文 | 第61-62页 |
附录五 后测试作文题目及范文 | 第62-63页 |
附录六 选定的范文 | 第63-73页 |
附录七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| 第73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