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9页 |
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9-13页 |
一. 国际移民的定义 | 第9-11页 |
二. 欧盟的移民与流动性定义 | 第11页 |
三. 欧盟“第三国国民”的定义和构成 | 第11-13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一. 国际移民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 | 第13-16页 |
二.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文章架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人权保护原则在欧盟法上的确立和发展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人权在政治和法律秩序中的基础性地位 | 第19-21页 |
一. 人权与政治合法性 | 第19-20页 |
二. 人权与法律的正义性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人权保护原则在欧盟法上的确立 | 第21-24页 |
第三节《欧盟基本权利宪章》及其实施 | 第24-27页 |
一. 《欧盟基本权利宪章》的内容及宪政意义 | 第24-25页 |
二. 《欧盟基本权利宪章》的实施 | 第25-27页 |
第四节 欧盟人权保护法律框架现状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欧盟移民与避难法律的建构 | 第30-57页 |
第一节 欧盟在移民与避难领域权能的获得与完善 | 第30-38页 |
一. 人员自由流动带来欧盟各国移民与避难事务协调的必要性 | 第31-33页 |
二. 《阿姆斯特丹条约》与欧盟在移民和避难领域立法权能的获得 | 第33-36页 |
三. 《里斯本条约》与欧盟移民与避难事务权能的完善 | 第36-37页 |
四. 欧洲联盟法院的管辖权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欧盟共同移民与避难政策的发展 | 第38-46页 |
一. 坦佩雷会议和坦佩雷计划(1999-2004) | 第38-40页 |
二. 海牙计划(2005-2009) | 第40-43页 |
三. 斯德哥尔摩计划(2009-2014) | 第43-45页 |
四. 区域移民与避难立法的创新性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欧盟移民与避难法律体系的构成 | 第46-52页 |
一. 欧盟基础条约中有关移民与避难事务的规定 | 第46-48页 |
二. 欧盟机构在移民和避难领域的二级立法 | 第48-49页 |
三. 欧共体/欧盟与第三国的联系协议 | 第49-52页 |
四. 欧洲联盟法院的重要判例 | 第52页 |
第四节 欧盟移民与避难法律体系与第三国国民的权利保护 | 第52-57页 |
一. 欧盟移民与避难政策的双重目标——经济利益和人权保护 | 第52-53页 |
二. 对移民认知的转变——从劳动力到“权利持有者” | 第53-54页 |
三. 欧盟第三国国民的权利保护机制及其对成员国主权的限制 | 第54-57页 |
第四章 第三国国民的家庭团聚权及其实现 | 第57-78页 |
第一节 从“家庭权”到“家庭团聚权” | 第57-59页 |
一. “家庭权”概念的内涵 | 第57-58页 |
二. 欧洲人权法院保护“家庭权”的实践及其不足 | 第58-59页 |
三. “家庭团聚权”的确立——欧盟《家庭团聚权》指令的突破 | 第59页 |
第二节 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的出台、主要内容和争议点 | 第59-64页 |
一. 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出台的背景 | 第59-61页 |
二. 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的主要内容 | 第61-62页 |
三. 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引发的争议 | 第62-64页 |
第三节 以身份为基础的家庭团聚权 | 第64-67页 |
一. 欧盟公民与第三国国民家庭团聚权的比较 | 第65-66页 |
二. 第三国国民与成员国国民家庭团聚权的比较 | 第66页 |
三. 不同类别第三国国民家庭团聚权的差异 | 第66-67页 |
第四节 欧盟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在成员国的实施 | 第67-78页 |
一. 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在成员国的转化情况 | 第67-70页 |
二. 成员国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及其限制 | 第70-75页 |
三. 对《家庭团聚权指令》实施状况的总结和评价 | 第75-78页 |
第五章 长期居民身份——新的权利基础 | 第78-93页 |
第一节 欧盟《长期居民指令》主要内容评述 | 第79-82页 |
一. 《长期居民指令》的目标 | 第79页 |
二. 《长期居民指令》的核心规定 | 第79-81页 |
三. 《长期居民指令》的立法评价 | 第81-82页 |
第二节 《长期居民指令》实施过程中的争议和问题 | 第82-91页 |
一. 成员国对指令适用范围的限制及其合法性 | 第82-85页 |
二. 成员国设定过高申请费用的合法性 | 第85-87页 |
三. 成员国对“平等待遇”的限制及其合法性 | 第87-89页 |
四. 指令实施中的其它问题 | 第89-91页 |
第三节 《长期居民指令》实施状况的总结和评价 | 第91-93页 |
第六章 第三国国民工作权——走向开放? | 第93-116页 |
第一节 欧盟保护“工作权”的法律制度概述 | 第93-98页 |
一. 《欧盟基本权利宪章》关于“工作权”的规定 | 第93-94页 |
二. 欧盟二级立法中有关“工作权”的法律规定 | 第94-98页 |
第二节 欧盟劳工移民政策的变迁 | 第98-103页 |
一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的“零移民”政策 | 第99-101页 |
二、成员国对劳工移民限制的放松 | 第101-102页 |
三、欧盟统一劳工移民立法的进展 | 第102-103页 |
第三节 欧盟的高技术移民立法及其实施 | 第103-113页 |
一. 《蓝卡指令》的出台背景 | 第103-104页 |
二. 《蓝卡指令》的主要内容 | 第104-107页 |
三. 《蓝卡指令》的转化实施 | 第107-113页 |
第四节 第三国工人入境程序的简化 | 第113-116页 |
一. 《单一许可指令》出台的背景 | 第113页 |
二. 《单一许可指令》的核心内容 | 第113-114页 |
三. 《单一许可指令》的立法评价 | 第114-116页 |
第七章 欧盟对第三国国民避难权的保护 | 第116-139页 |
第一节 欧盟避难法律制度概述 | 第116-119页 |
一. 欧盟法对国际避难法律制度的发展 | 第116-117页 |
二. 欧洲共同避难体系的发展进程 | 第117-119页 |
第二节 成员国审查避难申请的责任分担机制 | 第119-121页 |
一. 《都柏林三条例》确定的责任分担标准 | 第119-120页 |
二. 成员国实施中的问题 | 第120-121页 |
三. 欧洲联盟法院关于避难申请人转交的解释 | 第121页 |
第三节 国际保护地位资格与相关权利 | 第121-127页 |
一. 认定国际保护地位标准的立法与实践 | 第121-126页 |
二. 国际保护地位的权利内容及其实施 | 第126-127页 |
第四节 国际保护地位申请人的接收待遇 | 第127-132页 |
一. 欧盟立法中赋予国际保护地位申请人的接收待遇 | 第127-129页 |
二. 《接收待遇指令》在成员国的实施 | 第129-132页 |
第五节 国际保护申请的程序保障 | 第132-139页 |
一. 国际保护申请的程序规则 | 第132-133页 |
二. 《庇护程序指令》在成员国的实施 | 第133-138页 |
三. 欧洲联盟法院有关庇护程序的解释 | 第138-139页 |
结论 | 第139-1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5-152页 |
后记 | 第152-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