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理论论文

低噪声柴油机组合结构及连接部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·引言第10页
   ·内燃机振动噪声的产生及减振降噪的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·国内外内燃机振动噪声预测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·发动机低噪声设计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现代发动机虚拟设计和分析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 低噪声柴油机虚拟设计技术及其组合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提出第23-40页
   ·引言第23页
   ·柴油机振动噪声预测的基本步骤第23-35页
     ·各部件有限元建模和组合体模型的构建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·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螺栓和预紧力的模拟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·柴油机组合体模型的构建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第28页
     ·响应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·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定义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瞬态动力学分析的三种求解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非线性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接触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接触分析的基本流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声辐射边界元模型的构建第35页
     ·整机结构声辐射计算第35页
   ·噪声辐射仿真分析原理和流程第35-37页
   ·组合结构连接方式的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 柴油机组合结构接触单元虚拟设计方法研究第40-48页
   ·引言第40页
   ·忽略垫片和螺栓预紧力的瞬态计算第40-42页
   ·考虑螺栓预紧力和垫片的线性瞬态计算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垫片的模拟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线性分析法计算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·考虑螺栓预紧力和垫片的非线性瞬态计算第44页
   ·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·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 线性计算方法在柴油机组合结构整机振动预测上的应用第48-58页
   ·引言第48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的基本参数及其动力学建模第48-49页
   ·组合体模型的构建第49-50页
   ·组合体动力响应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组合体动力响应边界条件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动力响应的载荷及其施加第51-52页
   ·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第52页
     ·试验测定和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·噪声预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 柴油机机体裙部加强框的优化设计研究第58-75页
   ·引言第58页
   ·加强框的设计第58-59页
   ·加强框对机体模态的影响第59-66页
     ·无加强框机体模态计算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·机体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·机体模型的模态计算结果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有加强框机体模态计算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·加强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有加强框机体模型的模态计算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 ·二者比较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·加强框对机体振动影响的预测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·加强框对机体振动性能的试验研究第68-72页
     ·试验测试第68-69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·加强框对机体噪声的影响第72-74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 气门室罩垫减振降噪设计和试验分析第75-88页
   ·引言第75页
   ·简化罩壳使用不同垫片的试验第75-78页
     ·三种 T 型垫片结构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 ·三种 T 型垫片振动试验结果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各形状垫片振动试验结果分析第78页
   ·T 型垫在气门室罩上使用的振动预测第78-82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建模第78-81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·T 型气门室罩垫在内燃机中使用试验第82-87页
     ·T 型垫片的设计第82页
     ·T 型垫对噪声性能的影响第82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七章 内燃机单平衡轴结构设计第88-103页
   ·引言第88页
   ·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第88-92页
     ·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第89-91页
     ·直列四缸柴油机的往复惯性力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·单平衡轴设计第92-96页
   ·全平衡方案及不完全平衡方案的比较第96-102页
     ·全平衡方案第96-97页
     ·不完全平衡方案第97-100页
     ·不完全平衡方案振动烈度的比较第100-10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第八章 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第103-106页
   ·全文工作总结第103-104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104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2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12-113页
 发表论文第112页
 攻读博士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2-113页
致谢第113页

论文共11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汽油机低温高效燃烧中缸内温度—废气率耦合控制研究
下一篇:柴油机低温燃烧基础理论和燃烧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