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汽油机论文--理论论文

汽油机低温高效燃烧中缸内温度—废气率耦合控制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40页
   ·引言第9-14页
     ·车辆动力源对能源环境的影响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当前新型动力源和新生物质能源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内燃机动力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-14页
   ·内燃机新概念燃烧技术的进展第14-26页
     ·柴油机上新概念燃烧技术的进展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汽油机上新概念燃烧技术的进展第18-26页
   ·汽油机低温高效燃烧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现状第26-34页
     ·HCCI汽油机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6-29页
     ·低温高效燃烧向全负荷范围拓展的研究进展第29-34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思想的引出第34-38页
   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8-40页
第二章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第40-54页
   ·单缸低温高效燃烧原理性样机实验平台第40-45页
     ·Ricardo单缸试验发动机试验台架第41-42页
     ·4VVAS全可变气门机构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第44-45页
   ·发动机外部废气再循环系统和进气加热模拟系统第45-46页
   ·三维仿真平台第46页
   ·实验方案的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·4VVAS-HCCI发动机燃烧实时分析及数据处理第48-53页
     ·燃烧实时分析系统简介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重要的燃烧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第49-53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3-54页
第三章 HCCI发动机小负荷运行范围拓展的实现与分析第54-88页
   ·在发动机小负荷实现HCCI燃烧的主要问题第54-57页
   ·在发动机小负荷实现HCCI燃烧的解决方案第57-58页
   ·进气门参数对缸内废气率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空间解耦第58-64页
   ·在小负荷实现HCCI燃烧的气门参数协同调节策略第64-77页
     ·进气门参数的影响第64-71页
     ·排气升程与进气门相位控制的耦合影响第71-75页
     ·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第75-77页
   ·怠速工况发动机HCCI燃烧的实现第77-81页
   ·含氧燃料和缸内温度对实现发动机小负荷HCCI燃烧的影响第81-86页
     ·甲醇燃料对实现小负荷时HCCI燃烧的影响第82-84页
     ·进气加热对实现小负荷时HCCI燃烧的影响第84-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6-88页
第四章 混合燃烧的控制策略及燃烧模式连续转换的研究第88-121页
   ·发动机HCCI燃烧运行范围的限制和拓展第88-89页
   ·混合燃烧概念的提出第89-91页
   ·混合燃烧与传统汽油机爆震机理的差异分析第91-96页
   ·利用混合燃烧拓展发动机低温高效燃烧的运行范围第96-108页
     ·气门参数和外部废气率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第97-102页
     ·循环变动对发动机混合燃烧应用的限制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混合燃烧中发动机的排放特性和燃烧噪声第104-108页
   ·混合燃烧的主要控制思想和方法第108-111页
   ·在HCCI边界处混合燃烧和HCCI燃烧特性的比较第111-114页
   ·变工况条件下的燃烧模式过渡第114-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第五章 低温高效汽油机全负荷运行策略的研究和设计第121-142页
   ·全负荷工况的废气率拓展的可行性研究第121-125页
   ·低温高效燃烧全负荷运行策略的制订原则第125-141页
     ·T50-Total EGR原理图的提出第127-133页
     ·全负荷连续调节路径的设计原则第133-138页
     ·低温高效汽油机燃烧中废气对负荷的调节作用第138-1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1-142页
第六章 全文总结和展望第142-145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42-143页
   ·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43-145页
参考文献第145-157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57-159页
致谢第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柴油机分层预混压燃燃烧及多阶段高效清洁燃烧过程研究
下一篇:低噪声柴油机组合结构及连接部件优化设计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