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

经济区域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--基于外部节约视角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 一、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1.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2.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1.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2.实践意义第11-12页
 三、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第12-14页
  1.研究框架第12-13页
  2.技术路线第13-14页
第一章 区域发展的相关理论第14-32页
 第一节 区位论理论第14-17页
 第二节 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第17-20页
 第三节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第20-27页
 第四节 生产力要素流动理论第27-32页
第二章 “外部节约”相关理论第32-47页
 第一节 外部性理论第32-37页
 第二节 外部节约作用机理之乘数效应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外部节约作用机理之空间扩散第39-42页
 第四节 产业转移的外部节约作用机理分析第42-47页
第三章 中国的产权区域制度第47-66页
 第一节 产权理论第47-53页
  一、产权第47-48页
  二、产权理论的演变第48-53页
 第二节 中国的产权区域制度研究第53-60页
  一、行政区、经济区以及行政经济区第53-54页
  二、中国行政-经济区域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54-60页
 第三节 中国产权区域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第60-66页
  一、区域发展不均衡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第60-62页
  二、中国行政-经济区域体系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因素第62-63页
  三、中国的行政-经济区域制度必然产生区域竞争第63-66页
第四章 中国产权区域发展中的区域竞争第66-80页
 第一节 中国区域竞争理论演化阶段特征第66-69页
 第二节 区域竞争的一般理论第69-72页
 第三节 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论第72-74页
 第四节 地方政府间竞争中产生的外部节约第74-80页
第五章 区域竞争中的经济核心地发展带动第80-106页
 第一节 都市圈的界定第81-86页
  一、都市圈的概念第81页
  二、都市圈的形成及其演变阶段第81-83页
  三、都市圈理论的演变第83-86页
 第二节 中心城市的界定第86-90页
  一、中心城市的界定第86-88页
  二、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第88-90页
 第三节 典型事例分析——武汉都市圈为例第90-103页
  一、中心城市在城市圈中的功能第90-91页
  二、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功能分析第91-103页
 第四节 完善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第103-106页
  一、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载体第103-105页
  二、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第105-106页
结论第106-108页
 一、基本结论第106-107页
 二、主要创新第107页
 三、研究不足第107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5页
后记第115-117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中美第三次收入分配透明度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