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| 第9-10页 |
1.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2.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研究 | 第10-12页 |
2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内涵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3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研究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4页 |
1. 文献分析法 | 第14页 |
2. 逻辑分析法 | 第14页 |
(四)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1. 本论文的重难点 | 第14-15页 |
2.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一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界说 | 第16-26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1.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 | 第16页 |
2.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3.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逻辑关系 | 第17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、特点及内容 | 第17-23页 |
1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含义 | 第18页 |
2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特点 | 第18-19页 |
3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主要表现 | 第19-22页 |
4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耦合关系 | 第22-23页 |
(三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实质及过程 | 第23-26页 |
1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实质 | 第24页 |
2.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 | 第24-26页 |
二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必要性 | 第26-29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是推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 | 第26-27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是激发个体精神动力的有效方法 | 第27页 |
(三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引导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| 第27-28页 |
(四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| 第28-29页 |
三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 | 第29-33页 |
(一)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| 第29-30页 |
(二)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30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 | 第30-31页 |
(四)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| 第31-33页 |
四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| 第33-37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困境 | 第33-34页 |
1. 观念困境: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| 第33页 |
2. 现实困境: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与个体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| 第33-34页 |
3. 方法困境:忽视教育对象主体性,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 | 第34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存在困难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7页 |
1.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割裂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| 第34-35页 |
2. 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认识不足 | 第35页 |
3.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有效性问题 | 第35-36页 |
4. 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提出很大挑战 | 第36-37页 |
五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初步探索 | 第37-47页 |
(一)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目标 | 第37-39页 |
1.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总体目标 | 第37页 |
2.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目标追求 | 第37-39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1. 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价值追求 | 第39页 |
2.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 | 第39-40页 |
3. 坚持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结合 | 第40页 |
(三)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 | 第40-47页 |
1.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| 第41-42页 |
2.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发展 | 第42-43页 |
3. 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法 | 第43-45页 |
4.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注释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