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绪论 | 第11-23页 |
| 第1章 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演变过程 | 第23-27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 RCR 教育萌芽期的教育方式(1984 年~1989 年) | 第23-24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 RCR 教育发展期的教育方式(1990 年~2000 年) | 第24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 RCR 教育成熟期的教育方式(2000 年至今) | 第24-27页 |
| 第2章 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现状 | 第27-48页 |
| ·建立荣誉制度 | 第27-34页 |
| ·自主、自愿的自我管理 | 第27-28页 |
| ·具体、详细的学术规范 | 第28-31页 |
| ·明确、具体的处罚制度 | 第31-32页 |
| ·公正、严格的审查程序 | 第32-34页 |
| ·进行系统的课程教学 | 第34-40页 |
| ·课堂教学 | 第34-38页 |
| ·网络教学 | 第38-40页 |
| ·开展补充性的的讨论活动 | 第40-43页 |
| ·工作坊(workshop) | 第40-42页 |
| ·研讨会(Seminar) | 第42-43页 |
| ·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引导作用 | 第43-46页 |
| ·教师的个人表率 | 第43-44页 |
| ·教师在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研究中的指导 | 第44-45页 |
| ·教师对研究生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管 | 第45-46页 |
| ·引导研究生自我教育 | 第46-48页 |
| ·将研究生列为学术共同体一员 | 第47页 |
| ·让研究生参与科研诚信的管理 | 第47-48页 |
| 第3章 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特点及问题 | 第48-53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的特点 | 第48-51页 |
| 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| 第48-49页 |
| ·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结合 | 第49-50页 |
| ·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相结合 | 第50-51页 |
| ·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3页 |
| ·教师支持力度问题 | 第51页 |
| ·研究生参与度问题 | 第51-52页 |
| ·研究生对荣誉制度的关注度问题 | 第52-53页 |
| 第4章 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方式对我国的启示 | 第53-58页 |
| ·切实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| 第53页 |
| ·将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| 第53-54页 |
| ·开展具有讨论性质的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活动 | 第54-55页 |
| ·强化导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| 第55-56页 |
| ·重视并发挥研究生的主体能动性 | 第56-58页 |
| 结语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-6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