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 
| 1. 绪论 | 第10-13页 | 
| 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0-11页 | 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 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 
| ·基本概念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 
| ·基本概念 | 第11-12页 | 
| ·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 
| 2. 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 
| 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 
| 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6页 | 
| 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6-17页 | 
| ·已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 
| 3.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 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 
| ·文献研究法 | 第18页 | 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18页 | 
| ·定量研究法 | 第18页 | 
| ·质性研究法 | 第18-19页 | 
| ·文化适应理论 | 第19-23页 | 
| ·文化休克 | 第19-20页 | 
| ·文化适应阶段 | 第20-22页 | 
| ·文化适应模式 | 第22-23页 | 
| 4. 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分析 | 第23-44页 | 
| ·研究说明 | 第23-26页 | 
| ·样本量 | 第23页 | 
| ·方法运用 | 第23页 | 
| 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| 第23-26页 | 
| ·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分析 | 第26-31页 | 
| ·生活适应 | 第26-27页 | 
| ·人际适应 | 第27-28页 | 
| ·学习适应 | 第28-29页 | 
| ·宗教适应 | 第29-30页 | 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 
| ·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归因分析 | 第31-44页 | 
| ·微观方面的分析 | 第31-38页 | 
| ·宏观方面的分析 | 第38-44页 | 
| 5. 穆斯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解决的路径选择 | 第44-48页 | 
| ·生活适应层面的路径选择 | 第44-45页 | 
| ·人际适应层面的路径选择 | 第45-46页 | 
| ·学习适应层面的路径选择 | 第46-47页 | 
| ·宗教文化适应层面的路径选择 | 第47-48页 | 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 
| 致谢 | 第49-50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 
| 附录 | 第55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