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放经济条件下中美贸易差额的真实利益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1 导言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贸易差额基础上的贸易利益 | 第11-13页 |
·真实利益基础上的贸易利益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与安排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| 第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页 |
·研究难点 | 第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2 贸易利益及其统计问题 | 第17-35页 |
·贸易利益的基本范畴 | 第17-19页 |
·狭义贸易利益 | 第17-18页 |
·广义贸易利益 | 第18-19页 |
·贸易利益的发展历程 | 第19-24页 |
·源于产业间产品的贸易利益 | 第19-21页 |
·源于产业内产品的贸易利益 | 第21-22页 |
·源于中间产品的贸易利益 | 第22-24页 |
·贸易利益的测量指标 | 第24-26页 |
·进出口贸易差额指标 | 第25页 |
·贸易条件价格指标 | 第25-26页 |
·贸易附加值指标 | 第26页 |
·贸易统计与贸易利益 | 第26-34页 |
·传统贸易统计 | 第27-28页 |
·SNA贸易统计 | 第28-29页 |
·SNA贸易统计的修正 | 第29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3 中美真实贸易利益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| 第35-50页 |
·中美真实贸易利益宏观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比较优势的限制 | 第35-37页 |
·规模经济的不断扩大 | 第37-39页 |
·垂直化分工程度的加深 | 第39-40页 |
·商品贸易结构的失衡 | 第40-42页 |
·中美真实贸易利益微观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2-49页 |
·生产者的贸易利益分配 | 第42-46页 |
·消费者的贸易利益分配 | 第46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中美真实贸易利益实证分析 | 第50-59页 |
·模型设定 | 第50页 |
·数据说明及处理 | 第50-54页 |
·出口附加值数据 | 第50-51页 |
·垂直分工程度数据 | 第51-52页 |
·显性比较优势数据 | 第52-53页 |
·规模经济数据 | 第53-54页 |
·商品结构相似度数据 | 第54页 |
·计量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数据平稳性检验 | 第54-55页 |
·面板协整检验 | 第55-56页 |
·面板数据的模型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对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政策建议 | 第59-64页 |
·完善进口政策,增加自美进口 | 第59页 |
·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 | 第59-60页 |
·发展技术贸易,保护知识产权 | 第60页 |
·正确引导外商投资 | 第60-61页 |
·实施品质战略,获取高端附加值 | 第61-62页 |
·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| 第62页 |
·调整产业结构,加速产业升级 | 第62-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6 研究结论 | 第64-68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64-66页 |
·研究不足 | 第66页 |
·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后记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