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 
| 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 
| 第一章 引言 | 第11-21页 | 
| 第一节 问题提出 | 第11-15页 | 
| 一、 开展质量评价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| 第11页 | 
| 二、 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| 第11-14页 | 
| 三、 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 | 第14-15页 | 
| 四、 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个人研究和工作的现实需要 | 第15页 | 
| 第二节 研究意义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 
| 一、 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 
| 二、 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 
| 三、 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7页 | 
| 第三节 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 
| 一、 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 
| 二、 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 
| 第二章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理论探讨 | 第21-32页 | 
| 第一节 核心概念的界定 | 第21-24页 | 
| 一、 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 | 第21-22页 | 
| 二、 教育质量与教学质量评价 | 第22-23页 | 
| 三、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| 第23-24页 | 
| 第二节 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与质量观 | 第24-28页 | 
| 一、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| 第24页 | 
| 二、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 | 第24-28页 | 
| 第三节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| 第28-32页 | 
| 一、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 | 第28页 | 
| 二、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 | 第28-30页 | 
| 三、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 | 第30-32页 | 
| 第三章 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原因 | 第32-35页 | 
| 第一节 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| 第32-33页 | 
| 第二节 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33页 | 
| 第三节 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 
| 第四章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35-49页 | 
| 第一节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框架设计的原则 | 第35-37页 | 
| 一、 导向性 | 第35-36页 | 
| 二、 客观性 | 第36页 | 
| 三、 科学性 | 第36页 | 
| 四、 全面性 | 第36-37页 | 
| 第二节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| 第37-38页 | 
| 一、 评价主体 | 第37-38页 | 
| 二、 评价客体 | 第38页 | 
| 第三节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| 第38-40页 | 
| 一、 政府作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设计 | 第39-40页 | 
| 二、 用人单位和第三方作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设计 | 第40页 | 
| 第四节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与权重 | 第40-49页 | 
| 一、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确定 | 第40-42页 | 
| 二、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框架 | 第42-44页 | 
| 三、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权重 | 第44-47页 | 
| 四、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| 第47-49页 | 
| 第五章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、实施与应用 | 第49-53页 | 
| 第一节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 | 第49-50页 | 
| 一、 建立各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机构 | 第49-50页 | 
| 二、 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| 第50页 | 
| 第二节 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 | 第50-51页 | 
| 一、 定期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| 第51页 | 
| 二、 建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抽查制度 | 第51页 | 
| 第三节 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应用 | 第51-53页 | 
| 结语 | 第53-54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 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