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格什温钢琴作品的爵士风格--比较《蓝色狂想曲》与《第二狂想曲》两首作品风格的异同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1 格什温的生平与音乐创作简述 | 第13-17页 |
·格什温的生平简述 | 第13-16页 |
·概述 | 第13页 |
·一举成名 | 第13-14页 |
·鼎盛时期 | 第14页 |
·晚期的格什温 | 第14-15页 |
·格什温对于音乐的贡献 | 第15-16页 |
·格什温的主要作品介绍 | 第16-17页 |
2 《蓝色狂想曲》与《第二狂想曲》的对比 | 第17-45页 |
·《蓝色狂想曲》音乐创作的特色 | 第17-26页 |
·基于拉格泰姆的节奏 | 第17-23页 |
·拉格泰姆节奏原型 | 第17-19页 |
·格什温对爵士音乐与严肃音乐创作技法的组合与发展 | 第19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-23页 |
·基于爵士因素的旋律 | 第23-26页 |
·《第二狂想曲》音乐创作的特色 | 第26-33页 |
·结构的独特性 | 第27-31页 |
·旋律的爵士性 | 第31页 |
·节奏的风格性 | 第31-33页 |
·两首作品的对比 | 第33-45页 |
·从结构、旋律、节奏、和声等要素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33-36页 |
·从演奏技法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36-41页 |
·从节奏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36-38页 |
·从触键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38-39页 |
·从力度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39-40页 |
·从速度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40-41页 |
·从踏板的角度进行对比 | 第41页 |
·由这两首作品映射出格什温早晚期作品风格的异同 | 第41-45页 |
3 格什温音乐作品的深远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对美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贡献 | 第45页 |
·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| 第45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