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石林景区规划研究
作者简介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6页 |
§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3页 |
§1.2 研究思路、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地质公园概况及相关研究 | 第16-23页 |
§2.1 地质遗迹的概念 | 第16页 |
§2.2 地质公园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地质公园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| 第17页 |
·国外地质公园的发展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国内地质公园的发展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§2.3 地质公园规划概述 | 第19-23页 |
·地质公园规划的学科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地质公园规划的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地质公园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 | 第21页 |
·地质公园规划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石林景区规划体系研究 | 第23-48页 |
§3.1 地质公园及石林景区概况 | 第23-26页 |
·地质公园地理位置、范围 | 第23-24页 |
·地质公园自然条件 | 第24-25页 |
·地质公园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石林景区概况 | 第26页 |
§3.2 石林景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| 第26-31页 |
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 | 第26-27页 |
·石林景区地质遗迹资源 | 第27页 |
·定量评价 | 第27-30页 |
·定性评价 | 第30-31页 |
§3.3 功能分区规划 | 第31-33页 |
§3.4 道路交通规划 | 第33-36页 |
·道路规划 | 第33-34页 |
·游赏线路规划 | 第34-36页 |
§3.5 科普服务设施规划 | 第36-37页 |
·地质博物馆规划 | 第36页 |
·解说系统规划 | 第36-37页 |
§3.6 环境容量测算 | 第37-4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调控措施 | 第41页 |
§3.7 客源市场预测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2页 |
·预测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客源市场分析 | 第43-44页 |
§3.8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| 第44-46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44页 |
·分级规划 | 第44-46页 |
§3.9 旅游产品规划 | 第46-48页 |
·形象定位 | 第46页 |
·景区产品开发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石林景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| 第48-52页 |
§4.1 地质遗迹保护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地质遗迹信息数据库 | 第48页 |
·建立监测系统 | 第48页 |
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| 第48-49页 |
·提高人们地质遗迹保护意识 | 第49页 |
§4.2 景区管理对策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| 第49页 |
·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| 第49页 |
·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| 第49-50页 |
§4.3 景区营销策略 | 第50-52页 |
·充分发挥喀斯特石林品牌效应 | 第50页 |
·整合开发,形成复合型旅游产品 | 第50页 |
·设立门票价格浮动制度 | 第50页 |
·加大宣传力度,促进产品创新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