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绪论 质量保障:从政府控制走向公共治理 | 第12-57页 |
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| 第12-20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| 第12-16页 |
二、 研究界定和现实意义 | 第16-20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术语使用 | 第20-45页 |
一、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20-26页 |
二、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26-37页 |
三、 相关概念争论与术语使用 | 第37-45页 |
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内容框架 | 第45-57页 |
一、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| 第45-51页 |
二、 研究的技术路径 | 第51-53页 |
三、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内容框架 | 第53-57页 |
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现实状况 | 第57-108页 |
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外部质量保障实践 | 第57-73页 |
一、 我国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主体管理体制改革 | 第57-60页 |
二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问题及外部质量保障举措 | 第60-68页 |
三、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体制建设及历史沿革 | 第68-73页 |
第二节 我国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建立与运作 | 第73-86页 |
一、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产生的背景透视 | 第73-76页 |
二、 各类评估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作 | 第76-86页 |
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与分析 | 第86-108页 |
一、 我国现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 | 第86-91页 |
二、 我国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行为特征及存在问题 | 第91-101页 |
三、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问题及归因 | 第101-108页 |
第二章 五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研究 | 第108-168页 |
第一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全面透视 | 第108-139页 |
一、 法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| 第108-114页 |
二、 俄罗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| 第114-120页 |
三、 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| 第120-126页 |
四、 印度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| 第126-132页 |
五、 日本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及组织结构 | 第132-139页 |
第二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分析 | 第139-154页 |
一、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要素分析 | 第139-146页 |
二、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机制与模式分析 | 第146-154页 |
第三节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比较分析 | 第154-168页 |
一、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特性分析 | 第154-161页 |
二、 五国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类别分析 | 第161-168页 |
第三章 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基础条件 | 第168-209页 |
第一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| 第168-180页 |
一、 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 | 第168-171页 |
二、 有关质量保障组织构建理论 | 第171-177页 |
三、 有关顶层设计的战略思维与方法论 | 第177-180页 |
第二节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基础 | 第180-198页 |
一、 构建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现实条件 | 第180-188页 |
二、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188-198页 |
第三节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可鉴经验 | 第198-209页 |
一、 国外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经验 | 第198-204页 |
二、 对我国构建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启示 | 第204-209页 |
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整体设计 | 第209-274页 |
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 | 第209-231页 |
一、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前提条件 | 第209-217页 |
二、 顶层设计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总体构想 | 第217-231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的策略及模式构建 | 第231-248页 |
一、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要素抉择策略 | 第231-242页 |
二、 中国特色外部质量保障模式构建与运作 | 第242-248页 |
第三节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架构 | 第248-274页 |
一、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| 第248-260页 |
二、 促进管办评分离的外部质量保障组织结构设计 | 第260-274页 |
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的实施 | 第274-315页 |
第一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行动方案 | 第274-289页 |
一、 改良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| 第274-281页 |
二、 改革型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建设方案 | 第281-289页 |
第二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 | 第289-297页 |
一、 各类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行为规范 | 第289-292页 |
二、 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运行机制 | 第292-297页 |
第三节 我国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完善建议 | 第297-315页 |
一、 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主导 | 第297-300页 |
二、 深化事业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| 第300-304页 |
三、 鼓励学术性机构和专业团体参与质量保障 | 第304-306页 |
四、 支持行业性机构开展专业认证 | 第306-307页 |
五、 规范社会性组织大学排行活动 | 第307-310页 |
六、 支持各类机构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 | 第310-315页 |
附录一: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有关法律规定和政策一览表 | 第315-317页 |
附录二:全国教育评估专业机构设置与运作一览表 | 第317-319页 |
附录三: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 | 第319-32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0-336页 |
后记 | 第3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