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中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8页
引言第8-14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(一) 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二、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三、 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1-14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1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1-14页
第一章 挫折教育对中学生发展的作用第14-18页
 一、 基本概念界定第14-16页
  (一) 挫折第14-15页
  (二) 耐挫力第15页
  (三) 挫折教育第15-16页
 二、 中学挫折教育的作用第16-18页
  (一)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第16页
  (二) 遏制学生的自满情绪第16页
  (三) 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第16-17页
  (四) 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第17-18页
第二章 中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第18-26页
 一、 中学生挫折教育现状第18-19页
 二、 中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第19-23页
  (一) 认识上的偏差第19-21页
  (二) 挫折教育流于形式第21页
  (三) 途径单一,方法简单第21-22页
  (四) 内容缺乏针对性,体系不完善第22-23页
 三、 中学生挫折教育问题成因分析第23-26页
  (一) 生活环境优越第23页
  (二) 家长期望过高第23页
  (三) 人我比较差异明显第23-24页
  (四) 人际交往的受挫第24页
  (五) 社会竞争激烈第24-26页
第三章 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第26-34页
 一、 挫折教育应注意遵循的原则第27-29页
  (一) 爱心奉献原则第27-28页
  (二) 预补结合原则第28页
  (三) 知行共进原则第28页
  (四) 因材施教原则第28页
  (五) 适时适度原则第28-29页
 二、 中学挫折教育的实施第29-34页
  (一) .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机制第30页
  (二) 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挫折教育理念第30-31页
  (三) 克服形式主义,使挫折教育收到实效第31-32页
  (四) 以思想政治课为基点,带动各学科挫折教育第32页
  (五) 建立中学生挫折教育体系第32-34页
结语第34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后记第38-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化视野中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
下一篇: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发展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