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0.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. 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现状 | 第15-29页 |
·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| 第15-26页 |
·网络平台 | 第15-21页 |
·银行等金融业机构 | 第21-23页 |
·通讯机构 | 第23-24页 |
·医疗机构 | 第24-25页 |
·公权力机关 | 第25-26页 |
·公民自身 | 第26页 |
·个人信息泄露原因 | 第26-29页 |
·经济利益驱动 | 第26-27页 |
·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获取手段隐蔽多样且成本低廉 | 第27页 |
·法制环境尚不健全 | 第27-28页 |
·行业内部缺乏健全统一的自律机制 | 第28-29页 |
2. 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 | 第29-33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题中之意 | 第29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实现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| 第29-30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推进信息化法律体系建设的应有之意 | 第30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| 第30-31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的必然要求 | 第31页 |
·保护个人信息是开展国际贸易与合作的重要条件 | 第31-33页 |
3. 域外个人信息立法保护分析 | 第33-39页 |
·国外主要国家立法评析 | 第33-35页 |
·英美法系 | 第33-34页 |
·大陆法系 | 第34-35页 |
·我国港台地区立法评析 | 第35-37页 |
·香港地区立法评析 | 第35-36页 |
·台湾地区立法评析 | 第36-37页 |
·域外个人信息立法对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启示 | 第37-39页 |
·注重法律本土化 | 第37页 |
·确立全面保护和特殊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7-39页 |
4. 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3页 |
·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现状 | 第39-40页 |
·立法层面存在的不足 | 第40-43页 |
·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以间接保护为主 | 第40-41页 |
·相关制度缺位法律法规不成体系 | 第41页 |
·民事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较差 | 第41-43页 |
5. 网络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构想 | 第43-50页 |
·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| 第43-48页 |
·合理界定个人信息的范围 | 第44页 |
·明确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容 | 第44-46页 |
·明确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| 第46-47页 |
·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事前监管和事后救济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行业自律机制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