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论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0.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·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3-15页
1. 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现状第15-29页
   ·个人信息泄露途径第15-26页
     ·网络平台第15-21页
     ·银行等金融业机构第21-23页
     ·通讯机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医疗机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公权力机关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公民自身第26页
   ·个人信息泄露原因第26-29页
     ·经济利益驱动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获取手段隐蔽多样且成本低廉第27页
     ·法制环境尚不健全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行业内部缺乏健全统一的自律机制第28-29页
2. 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第29-33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题中之意第29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实现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第29-30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推进信息化法律体系建设的应有之意第30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第30-31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维护国家信息主权的必然要求第31页
   ·保护个人信息是开展国际贸易与合作的重要条件第31-33页
3. 域外个人信息立法保护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·国外主要国家立法评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英美法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大陆法系第34-35页
   ·我国港台地区立法评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香港地区立法评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台湾地区立法评析第36-37页
   ·域外个人信息立法对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启示第37-39页
     ·注重法律本土化第37页
     ·确立全面保护和特殊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第37-39页
4. 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9-43页
   ·我国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·立法层面存在的不足第40-43页
     ·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以间接保护为主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相关制度缺位法律法规不成体系第41页
     ·民事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操作性较差第41-43页
5. 网络环境下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构想第43-50页
   ·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3-48页
     ·合理界定个人信息的范围第44页
     ·明确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容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明确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事前监管和事后救济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·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林木采伐监管的制度变革与实践困局--以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
下一篇:我国融资融券担保机制的法律困境及解决路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