磺胺类兽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24页 |
·兽药残留概述 | 第9-10页 |
·兽药残留现状 | 第9页 |
·兽药残留的危害 | 第9-10页 |
·控制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措施 | 第10页 |
·磺胺类药物概述 | 第10-17页 |
·磺胺类药物简介 | 第10-13页 |
·抗菌活性及作用机理 | 第13页 |
·磺胺类药物的毒性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 | 第14-15页 |
·磺胺类药物的常用分析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及应用 | 第17-22页 |
·胶体金的性质和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胶体金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·金标抗体的制备、纯化与保存 | 第19-20页 |
·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| 第20-22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2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-26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4页 |
·仪器及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待测样品 | 第25页 |
·溶液的配制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6-32页 |
·抗磺胺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预处理 | 第26页 |
·磺胺类包被抗原的合成 | 第26页 |
·胶体金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胶体金标记抗体蛋白 | 第27-28页 |
·免疫层析试纸条硝酸纤维素膜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包被原稀释液的优化 | 第28-29页 |
·层析条件的选择 | 第29页 |
·样品垫的处理 | 第29页 |
·胶体金试纸条的组装 | 第29-30页 |
·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和结果判断 | 第30页 |
·磺胺类药物多残留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 | 第30页 |
·磺胺多残留试纸条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| 第30页 |
·样品检测 | 第30-31页 |
·试纸条稳定性实验 | 第31-32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54页 |
·磺胺多克隆抗体的预处理 | 第32页 |
·磺胺多克隆抗体的纯化 | 第32页 |
·磺胺多克隆抗体浓度的测定 | 第32页 |
·包被原合成的质量鉴定 | 第32-33页 |
·胶体金溶液的制备与质量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胶体金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胶体金的质量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胶体金标记抗体蛋白 | 第34-36页 |
·胶体金标记抗体时最适pH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蛋白量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金标抗体的质量鉴定 | 第36页 |
·免疫层析试纸条硝酸纤维素膜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包被原稀释液的优化 | 第38-39页 |
·包被原稀释液浓度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包被原稀释液中甲醇加入量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层析条件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包被原和金标抗体稀释倍数的选择 | 第39页 |
·羊抗兔二抗及包被原划膜参数的选择 | 第39页 |
·包被原包被条件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·金标抗体干燥条件的选择 | 第40页 |
·样品垫的处理 | 第40-42页 |
·样品垫处理液中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·样品垫处理液配方的优化 | 第41-42页 |
·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 | 第42-43页 |
·磺胺类药物多残留试纸条方法特异性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
·实际样品检测 | 第44-50页 |
·样品中待测物的提取 | 第44页 |
·样品基质影响的消除 | 第44-45页 |
·磺胺类药物多残留试纸条基质影响消除结果 | 第45页 |
·磺胺类药物多残留试纸条待测物添加回收实验 | 第45-50页 |
·磺胺类药物多残留试纸条试纸条稳定性实验 | 第50-54页 |
4 结论 | 第54-55页 |
5 展望 | 第55-56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
8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