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(二) 选题目的、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 选题目的 | 第10页 |
2.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 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3页 |
(四) 创新之处 | 第13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 南丰傩舞概况及保护、传承现状 | 第14-26页 |
(一) 南丰傩舞概况 | 第14-20页 |
1. 南丰傩舞概况 | 第14-16页 |
2. 南丰傩舞艺术特征 | 第16-20页 |
(二) 南丰傩舞保护、传承现状 | 第20-26页 |
1. 申遗前的保护、传承 | 第20-23页 |
2. 申遗后的保护、传承 | 第23-26页 |
二、 南丰傩舞的价值与进校园的必要性 | 第26-38页 |
(一) 南丰傩舞的价值 | 第26-32页 |
1. 南丰傩舞的文化价值 | 第26-29页 |
2. 南丰傩舞的艺术价值 | 第29-32页 |
(二) 南丰傩舞进校园的必要性 | 第32-38页 |
1.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需要 | 第32-34页 |
2. 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丰富拓展的需要 | 第34-38页 |
三、 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瓶颈 | 第38-52页 |
(一) 南丰傩舞进校园概况 | 第38-44页 |
1. 南丰傩舞进校园现状 | 第38-41页 |
2. 南丰傩舞进校园现状分析 | 第41-44页 |
(二) 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瓶颈产生的原因 | 第44-52页 |
1. 政府主管部门认识不够、支持不力 | 第44-47页 |
2.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求脱节 | 第47-49页 |
3.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学与美育教学要求脱节 | 第49-52页 |
四、 从南丰傩舞进校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瓶颈突破 | 第52-68页 |
(一)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中瓶颈突破的关键 | 第52-57页 |
1. 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| 第52-54页 |
2. 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 | 第54-57页 |
(二)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瓶颈突破 | 第57-68页 |
1.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学校艺术教育课程 | 第57-60页 |
2.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求开展教学 | 第60-62页 |
3. 按照美育的要求、特点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| 第62-68页 |
结语 | 第68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9页 |
附录一:田野调查表 | 第76-78页 |
附录二:图片索引 | 第78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