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

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0-16页
 一、 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(一) 研究的背景第10页
  (二) 选题的确定及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 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3页
  (一) 国外有关研究第11页
  (二) 国内有关研究第11-13页
 三、 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(一) 质量第13页
  (二) 教育质量第13-14页
  (三) 教育质量保障第14页
 四、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五、 创新之处第15-16页
第二章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演进第16-20页
 一、 二战前私立大学“设置认定”确定办学最低标准第16-17页
 二、 二战后建立美式大学“标准评判”模式第17-18页
 三、 大众化后进行高等教育整顿、严格控制学校数量第18-20页
第三章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改革动因第20-23页
 一、 教育质量下降影响私立大学的长期发展第20-21页
 二、 原有教育质量保障方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第21页
 三、 中央教育集权制导致私立大学办学缺少活力第21-22页
 四、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第22-23页
第四章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改革措施第23-45页
 一、 日本政府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第23-31页
  (一) 政府修订教育法律进行规范第23-25页
  (二) 政府发放扶持资金进行引导第25-31页
 二、 私立大学通过自评实施自我监督第31-35页
  (一) 学校实施自我评价检查第31-33页
  (二) 私立大学改善培养模式第33-34页
  (三) 早稻田大学自我检查与评价第34-35页
 三、 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引进外部评价制度第35-45页
  (一) 以私立大学为评价对象的第三方机构第36-40页
  (二) 对大学进行排名的社会媒体评价第40-42页
  (三) 早稻田大学第三方评价内容及结果第42-45页
第五章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方式的差异比较第45-52页
 一、 私立与国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差异比较第45-49页
  (一) 科研竞争能力较低第45-46页
  (二) 面对自评未能发挥积极主动性第46-47页
  (三) 第三方评价机构性质及评价方法不同第47-49页
 二、 日美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差异比较第49-52页
  (一) 与美国以市场为主导不同日本以政府为主导第49-50页
  (二) 与美国高校自愿申请认证不同日本具有强制性第50页
  (三) 日美两国外部评价机构的职能权限不同第50-51页
  (四) 评价机构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同第51-52页
第六章 对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评价与思考第52-56页
 一、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特点第52-53页
  (一) 教育法律体系完善为改革指明方向第52页
  (二) 保障主体多元共存、保障形式多样互补第52页
  (三) 注重质量保障与个性化发展两者兼顾第52-53页
 二、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3-54页
  (一)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意图增强第53页
  (二) 大学自评结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第53-54页
  (三) 外部评价机构权力过小第54页
 三、 日本私立大学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第54-56页
  (一) 政府主导、法律完善第54-55页
  (二) 主体多元、层次分明第55页
  (三) 外部评价方法多样、评价结果公开透明第55-56页
第七章 对我国民办教育质量保障的启示第56-59页
 一、 影响我国民办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第56-57页
  (一) 政策修订滞后、法律体系不完善第56页
  (二) 办学自主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第56-57页
  (三) 政府资助不足、办学经费短缺第57页
  (四) 民办高校质量评估标准单一第57页
 二、 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实施对策第57-59页
  (一) 健全法律体系、完善实施细则第57-58页
  (二) 政府加大财政投入、高校拓宽经费渠道第58页
  (三) 注重高校自我评价、建立外部评价机构第58-59页
结束语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个人简历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
下一篇:员工援助计划(EAP)在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