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2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安排 | 第12-13页 |
| ·小结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及电流传输器件的发展 | 第14-37页 |
| ·有源滤波器的发展历史 | 第14-16页 |
| ·滤波器的基本分类和功能 | 第16-18页 |
| ·二阶滤波器传输函数 | 第18-20页 |
| ·电流传送器的发展历史、原理及端口特性 | 第20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20-21页 |
| ·零子(Nullator)和极子(Norator)模型 | 第21-23页 |
| ·第一代电流传送器(CCⅠ) | 第23-25页 |
| ·第二代电流传送器(CCⅡ) | 第25-26页 |
| ·第三代电流传送器(CCⅢ) | 第26页 |
| ·第二代电流控制电流传送器(CCCⅡ) | 第26-27页 |
| ·CCCⅡ的内部结构 | 第27-32页 |
| ·CCCⅡ的内部结构及基本常用电路 | 第27-31页 |
| ·有关CCCⅡ的常用基本电路 | 第31-32页 |
| ·多输出电流传送器(MOCCCⅡ) | 第32-34页 |
| ·OTA及基本电路 | 第34-36页 |
| ·OTA | 第34-35页 |
| ·有关OTA的基本功能电路 | 第35-36页 |
| 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章 基于CCⅡ和CCCⅡ的有源多功能滤波器的设计 | 第37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基于MOCCⅡ和CCCⅡ的三输入单输出滤波器 | 第37-40页 |
| ·电器结构及其传输特性 | 第37-39页 |
| ·对电路的灵敏度分析 | 第39页 |
| ·计算机仿真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基于CCⅡ的单输入三输出多功能滤波器 | 第40-44页 |
| ·电路结构及其传输特性 | 第40-42页 |
| ·灵敏度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计算机仿真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四章 基于CCCⅡ和OTA的高阶滤波器的设计 | 第46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CCCⅡ和OTA的n阶多功能滤波器的设计 | 第47-52页 |
| ·电路原理的推导 | 第47-50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50-51页 |
| ·实例的PSPICE仿真 | 第51-52页 |
| ·小结 | 第52页 |
| ·基于CCCⅡ和OTA的n阶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的设计 | 第52-57页 |
| ·提出的电路图 | 第52-54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54-55页 |
| ·PSPICE仿真 | 第55页 |
| 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第五章 基于OTA的振荡器的设计 | 第57-67页 |
| ·基于OTA电压模式振荡器的设计 | 第57-61页 |
| ·振荡器的设计原理 | 第57-60页 |
| 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·基于OTA的多相位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 | 第61-64页 |
| ·引言 | 第61页 |
| ·基于OTA的奇相多相位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 | 第61-63页 |
| ·基于OTA的偶相多相位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 | 第63-64页 |
| ·PSPICE仿真 | 第64-66页 |
| 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78-79页 |
| 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