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运动成瘾探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表目录 | 第9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24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2-14页 |
·成瘾 | 第12-13页 |
·运动成瘾 | 第13-14页 |
·理论基础及其关联性分析 | 第14-17页 |
·社会学习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社会学习理论与运动成瘾行为的关系 | 第15-17页 |
·观察学习与运动成瘾行为 | 第15-16页 |
·自我调节与运动成瘾行为 | 第16页 |
·自我效能感与运动成瘾行为 | 第16-17页 |
·交互作用论与运动成瘾行为 | 第17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7-24页 |
·运动成瘾行为相关调查量表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运动成瘾的成因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运动成瘾的利弊分析 | 第21-24页 |
2 研究过程 | 第24-32页 |
·调查对象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文献资料法 | 第25页 |
·问卷调查法 | 第25-26页 |
·数理统计法 | 第26页 |
·访谈法 | 第26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6-30页 |
·运动成瘾量表 | 第26-27页 |
·大五人格量表 | 第27-28页 |
·大学生运动状况调查表 | 第28页 |
·各量表应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信、效度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运动成瘾量表的信、效度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BFI的信、效度分析 | 第30页 |
·研究假设及研究程序 | 第30-32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31-3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8页 |
·大学生运动状况调查 | 第32-34页 |
·大学生每周运动次数情况 | 第32页 |
·大学生每次运动时间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大学生锻炼目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·大学生运动项目比较 | 第34页 |
·大学生运动成瘾基本特征 | 第34-48页 |
·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成瘾量表各维度差异性比较 | 第36-40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分析讨论 | 第37-40页 |
·不同年级大学生运动成瘾量表各维度差异性比较 | 第40-45页 |
·调查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分析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不同专业类别大学生运动成瘾量表各维度差异性比较 | 第45页 |
·大学生运动成瘾量表各维度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| 第45-48页 |
4 社会学习理论视野下大学生运动成瘾成因研究 | 第48-55页 |
·运动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| 第48-51页 |
·运动成瘾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·运动成瘾与锻炼行为的关系 | 第52-55页 |
5 大学生运动成瘾的弊端及干预策略 | 第55-60页 |
·大学生运动成瘾的弊端 | 第55-57页 |
·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| 第55-56页 |
·狭隘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| 第56-57页 |
·过多的占用了他人的体育资源 | 第57页 |
·大学生运动成瘾的干预策略 | 第57-60页 |
·防患于未然 | 第57-58页 |
·改变运动习惯 | 第58页 |
·有效的心理咨询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附录1:调查问卷 | 第67-69页 |
附录2: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