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宗琴评传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家世与师承 | 第12-15页 |
第一节 家世 | 第12-13页 |
一 贫苦的出身 | 第12页 |
二 孤独的童年 | 第12-13页 |
三 “童养媳”式的婚姻 | 第13页 |
第二节 师承 | 第13-15页 |
一 启蒙恩师 | 第13-14页 |
二 三位友师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学艺与从艺 | 第15-32页 |
第一节 艰辛的学艺之路 | 第15-22页 |
一 为生存而学艺 | 第15-19页 |
二 艺术道路的拓宽 | 第19-22页 |
第二节 曲折的从艺之路 | 第22-32页 |
一 从“街头艺人”到“曲艺工作者” | 第22-25页 |
二 逆境中求发展 | 第25-32页 |
第三章 成就与影响 | 第32-51页 |
第一节 传统节目的继承与革新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新节目的创演与贡献 | 第34-36页 |
第三节 表演的特点与风格 | 第36-43页 |
一 比较“郑州三刘”之异同 | 第36-40页 |
二 艺术风格的形成 | 第40-43页 |
第四节 其它的贡献与影响 | 第43-51页 |
一 河南省曲艺团的主要奠基者 | 第44-47页 |
二 艺术新人的热心培育者 | 第47-51页 |
余论:刘宗琴对当代河南坠子艺术发展的启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一:刘宗琴艺术活动年表 | 第55-59页 |
附录二:有关刘宗琴研究及其口述整理的曲本 | 第59-60页 |
附录三:刘宗琴表演的主要河南坠子节目一览表 | 第60-61页 |
附录四:刘宗琴表演的河南坠子代表性节目唱词选 | 第61-75页 |
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