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土地”到荧屏:调解仪式的电视呈现--以上海文广集团新娱乐频道《新老娘舅》节目为个案的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言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理论框架:仪式的视野 | 第12-16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小结 | 第16页 |
第三章 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现状 | 第16-21页 |
·调节类电视节目诞生的社会背景 | 第16-17页 |
·调节类节目的发展及播出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调解类节目的表现形式 | 第18-19页 |
·调解类节目的收视效果 | 第19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页 |
第四章 电视在调解仪式中的作用 | 第21-24页 |
·电视作为调解权威的存在 | 第21-22页 |
·电视介入对调解仪式的改变 | 第22-24页 |
第五章 电视调解仪式的过程 | 第24-28页 |
·个案描述:调解仪式的电视展演 | 第24-26页 |
·过程解析:电视调解仪式的结构与反结构 | 第26-28页 |
第六章 电视调解的仪式要素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仪式的道具和舞台 | 第29-31页 |
·仪式表演角色 | 第31-33页 |
·仪式观众 | 第33-35页 |
第七章 电视调解的仪式表征与功能 | 第35-41页 |
·电视调解仪式的表征 | 第35-38页 |
·文化展演:主流价值观的表达 | 第35-37页 |
·秩序幻象:稳定和谐的确认 | 第37-38页 |
·电视调解仪式的功能 | 第38-41页 |
·电视调解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 | 第39-40页 |
·电视调解仪式的文化认同功能 | 第40-41页 |
第八章 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