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-13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4-21页 |
·家族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家族企业的内涵 | 第14页 |
·家族企业的特征 | 第14-15页 |
·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合一 | 第14页 |
·较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| 第14-15页 |
·趋于采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 | 第15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·波特的“钻石”竞争力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熊彼特的竞争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经济内生增长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家族企业竞争力评价常用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主观导向评价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客观导向评价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家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1-32页 |
·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指导思想 | 第21页 |
·基本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指标体系多因素互补 | 第22页 |
·指标体系以系统评价为主 | 第22页 |
·家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22-25页 |
·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| 第23页 |
·准确性和导向性原则 | 第23-24页 |
·简明性和实用性原则 | 第24页 |
·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| 第24-25页 |
·家族企业竞争力资源评价指标 | 第25-32页 |
·企业规模 | 第25页 |
·经营能力 | 第25-27页 |
·经营安全能力 | 第27-29页 |
·盈利能力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家族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| 第32-44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| 第32-34页 |
·结构方程模型 | 第33页 |
·模型拟合 | 第33-34页 |
·模型评价 | 第34页 |
·模型修正 | 第34页 |
·数据整理和分析 | 第34-3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4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结构方程建模与参数设定 | 第39-44页 |
·模型变量与参数设定 | 第39-40页 |
·模型拟合评价 | 第40-41页 |
·权重确定与结果分析 | 第41-44页 |
第5章 家族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| 第44-49页 |
·提高经营管理质量 | 第44页 |
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薪酬体系 | 第44-46页 |
·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管控机制 | 第46页 |
·提高家族企业盈利能力 | 第46-47页 |
·加大研发投入,着力提高创新能力 | 第47-4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8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