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平衡计分卡及绩效棱柱理论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
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文章结构 | 第12-13页 |
·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信息化绩效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22页 |
·国外信息化绩效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·基于财务方法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 | 第14页 |
·基于经济学方法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 | 第14-16页 |
·基于数学方法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 | 第16-17页 |
·基于软件与项目的评价体系 | 第17页 |
·综合评估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国内信息化绩效研究综述 | 第20-22页 |
3 企业信息化绩效方法研究 | 第22-32页 |
·平衡计分卡理论 | 第22-27页 |
·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 | 第22-23页 |
·基本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绩效棱柱理论 | 第27-30页 |
·绩效棱柱的内涵 | 第27-28页 |
·绩效棱柱体现的理念 | 第28-29页 |
·绩效棱柱的创新之处 | 第29-30页 |
·绩效棱柱与平衡计分卡结合的可行性 | 第30-32页 |
4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| 第32-40页 |
·评价系统的框架 | 第32-33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3-38页 |
·指标构建原则 | 第33-35页 |
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·定量指标的无量纲化 | 第38-39页 |
·定性指标的量化 | 第39-40页 |
5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0-46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层次分析法简介 | 第40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| 第40-41页 |
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41页 |
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1-44页 |
·建立评价系统层次结构模型 | 第42页 |
·构建判断矩阵 | 第42-43页 |
·单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| 第43-44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44页 |
·数据的采集 | 第44-45页 |
·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步骤 | 第45-46页 |
6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案例 | 第46-54页 |
·项目背景介绍 | 第46-48页 |
·面临的问题 | 第46-47页 |
·总体规划 | 第47-48页 |
·实施范围 | 第48页 |
·信息化绩效评估过程与结果 | 第48-53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3-5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8-60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