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基于控规整合的开发强度控制方法研究--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现有的开发强度确定机制不完善第11页
     ·控规对开发强度控制的力度不足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开发强度控制在控规整合工作中的重要性第12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·优化城市用地资源配置,提高土地利用率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进一步完善以控规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体系第13页
     ·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目标、内容与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·关键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关键问题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框架结构第15-16页
第二章 控规整合的内在机制分析第16-22页
   ·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的理解第16页
   ·控规整合工作的必要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相邻控规编制工作缺乏统筹与协调第16页
     ·控规编制技术的改革需求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缺乏完善的控规调整程序第17页
   ·控规整合的利与弊分析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正确引导开发建设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缓解部分现行控规问题第18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平原则第18页
     ·违背土地招批租的经济规律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违背城市规划时效性第19页
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的主要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的依据第19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的重点方向第19-20页
   ·广州市番禺区控规整合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原则第21页
 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 开发强度影响因素与管理制度分析第22-34页
   ·开发强度的定义和内涵第22-23页
   ·影响开发强度的要素解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经济水平第23页
     ·地价水平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人口容量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地理区位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·生态景观环境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第26页
     ·城市规划第26-27页
   ·开发强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27页
   ·广州市现行开发强度管理技术标准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 ·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关于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意见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现行开发强度管理技术标准需优化的主要方面第32-33页
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 基于控规整合的开发强度控制方法第34-55页
   ·国内外城市开发强度控制实践第34-49页
     ·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实践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我国大陆地区城市实践第38-4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评价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启示与借鉴第45-49页
   ·开发强度控制方法的思路与原则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建立与空间区位相对应的开发强度控制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建立有总量控制概念的开发强度控制体系第50-51页
     ·确定开发强度控制体系的原则第51-52页
   ·建立开发强度分区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开发强度分区影响因素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开发强度分区模型的建立第53-54页
 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 实践案例研究第55-73页
   ·番禺土地开发基础条件第55页
   ·广州市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概况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背景第55页
     ·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情况的统计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·番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问题评述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性问题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针对性问题第57-58页
   ·番禺区在编控规开发强度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·商业用地开发强度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居住用地、村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1-62页
   ·开发强度分区第62-69页
     ·开发强度基准分区划定第62-65页
     ·基准分区修正细分,确定开发强度分区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制定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分级标准第68-69页
   ·人口规模校核第69-71页
   ·开发强度分区与在编控规开发强度对比第71-72页
 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结语与展望第73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附件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坡道的形态与空间设计初探
下一篇:场地雨水排除与景观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