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计算模型 | 第14-18页 |
·梁柱模型 | 第15-17页 |
·剪力墙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损伤模型 | 第18-22页 |
·材料层次的损伤模型 | 第18-20页 |
·构件层次的损伤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结构层次的损伤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4页 |
·有限元—离散元混合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4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竖向承重构件地震损伤分析 | 第26-56页 |
·引言 | 第26页 |
·钢柱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损伤演化分析 | 第26-38页 |
·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修正 K&K 模型 | 第26-32页 |
·损伤累积效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·钢柱损伤演化规律 | 第35-38页 |
·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损伤演化分析 | 第38-47页 |
·考虑强度退化和负刚度效应的修正 Sina 模型 | 第38-45页 |
·基于应变和能量双参数损伤模型的损伤演化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钢筋混凝土柱基于易损性曲线的地震损伤评估 | 第47-54页 |
·考虑粘结滑移效应的精细化分析模型 | 第47-50页 |
·基于易损性曲线的地震损伤评估 | 第50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三章 高层钢框架结构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地震倒塌分析 | 第56-70页 |
·引言 | 第56页 |
·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地震倒塌分析方法 | 第56-59页 |
·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56-58页 |
·分析方法的数值实现 | 第58-59页 |
·Benchmark 地震倒塌数值分析 | 第59-68页 |
·分析模型 | 第59-60页 |
·失效极限荷载 | 第60-66页 |
·失效路径和倒塌全过程模拟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四章 高层钢框架—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基于等效刚度的地震倒塌分析 | 第70-86页 |
·引言 | 第70页 |
·基于等效刚度的地震损伤模型 | 第70-72页 |
·地震倒塌数值分析 | 第72-84页 |
·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分析模型 | 第72-74页 |
·地震响应分析 | 第74-80页 |
·损伤演化规律及倒塌分析 | 第80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五章 钢—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与失效过程的模型振动台试验 | 第86-122页 |
·引言 | 第86页 |
·试验设计与模型制作 | 第86-8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87-88页 |
·模型制作 | 第88页 |
·试验工况和测试内容 | 第88-91页 |
·试验工况 | 第88-90页 |
·测试仪器和测点布置 | 第90-91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91-102页 |
·模型动力特性分析 | 第91-92页 |
·模型地震响应分析 | 第92-99页 |
·模型等效刚度分析 | 第99-101页 |
·模型滞回耗能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·基于等效刚度的整体损伤模型验证及应用 | 第102-107页 |
·损伤模型的验证 | 第102-104页 |
·损伤模型的应用 | 第104-107页 |
·损伤演化及失效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| 第107-119页 |
·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分析模型 | 第107-114页 |
·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·模型损伤演化及失效过程分析 | 第116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2-126页 |
·结论 | 第122-123页 |
·展望 | 第123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8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8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