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黏土的力学性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20页 |
·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的动变形发展 | 第10-13页 |
·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的动孔压发展 | 第13-17页 |
·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的动本构发展 | 第17-20页 |
·黏土的蠕变特性 | 第20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饱和黏土的静力特性研究 | 第22-36页 |
·土体物理指标 | 第22-23页 |
·基本物理指标 | 第22页 |
·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·剪切速率对黏土强度的影响 | 第23-30页 |
·试验设备简介 | 第24-26页 |
·三轴与直剪试验结果 | 第26-30页 |
·黏土的静力蠕变特性 | 第30-35页 |
·三轴剪切蠕变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直接剪切蠕变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饱和原状黏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| 第36-61页 |
·引言 | 第36-37页 |
·试验方案与内容介绍 | 第37-4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7-40页 |
·试验步骤 | 第40页 |
·围压与动应力比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·相同围压,不同动应力比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围压,相同动应力比 | 第42-45页 |
·振动频率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动变形发展 | 第45页 |
·动孔压发展 | 第45-46页 |
·动弹性模量研究 | 第46-47页 |
·动双幅弹性应变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动,静应力耦合的影响 | 第48-55页 |
·相同动应力,不同静偏应力 | 第49-51页 |
·相同静偏应力,不同动应力 | 第51-55页 |
·固结比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动变形发展 | 第55-56页 |
·动孔压发展 | 第56-57页 |
·动强度的选择 | 第57-59页 |
·动强度与强度指标 | 第57页 |
·破坏标准的选择 | 第57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饱和重塑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| 第61-79页 |
·引言 | 第61页 |
·重塑土的制备 | 第61-63页 |
·动应力比的影响 | 第63-69页 |
·应力应变曲线研究 | 第63-64页 |
·动变形发展 | 第64-65页 |
·动孔压发展 | 第65-67页 |
·动弹性模量研究 | 第67-69页 |
·振动频率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·动变形发展 | 第69-71页 |
·动孔压发展 | 第71页 |
·动弹性模量研究 | 第71-72页 |
·动静应力耦合的影响 | 第72-75页 |
·相同动应力,不同静偏应力 | 第72-73页 |
·相同静偏应力,不同动应力 | 第73-75页 |
·固结比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·动变形发展 | 第75-76页 |
·动孔压发展 | 第76页 |
·动强度研究 | 第76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五章 循环荷载作用后黏土的力学性质变化 | 第79-103页 |
·引言 | 第79页 |
·循环荷载后黏土不排水强度研究 | 第79-91页 |
·试验内容 | 第79-80页 |
·原状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研究 | 第80-88页 |
·重塑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研究 | 第88-90页 |
·原状土与重塑土对比 | 第90-91页 |
·考虑孔压消散黏土不排水强度研究 | 第91-99页 |
·试验内容 | 第91-92页 |
·原状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研究 | 第92-98页 |
·原状土与重塑土对比 | 第98-99页 |
·原状土渗透系数分析 | 第99-101页 |
·固结压力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·结构性破坏的影响 | 第100-101页 |
·本章小结: | 第101-10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3-107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03-106页 |
·进一步工作建议 | 第106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15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