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基于XNA的无人机操作手模拟训练系统软件的开发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XNA 简介 | 第16-20页 |
| ·XNA 的发展历史 | 第16-17页 |
| ·XNA 的框架 | 第17-18页 |
| ·XNA 的优点 | 第18-20页 |
| 第3章模拟训练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| 第20-23页 |
| ·系统的构成 | 第20-21页 |
| ·系统的功能 | 第21-23页 |
| 第4章数据库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 | 第23-30页 |
| ·数据库模块 | 第23-27页 |
| ·数据库设计 | 第23-26页 |
| ·数据库操作层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6-27页 |
| ·网络通讯模块 | 第27-30页 |
| 第5章操作手计算机程序 | 第30-46页 |
| ·操作手计算机程序的概述 | 第30-32页 |
| ·用户登录 | 第32-33页 |
| ·动力学模型模块 | 第33-35页 |
| ·动力学方程 | 第33-34页 |
| ·质心的动力学方程 | 第33-34页 |
| ·绕质心转动动力学方程 | 第34页 |
| ·运动学方程 | 第34-35页 |
| ·质心的运动学方程 | 第34页 |
| ·绕质心转动的运动学方程 | 第34-35页 |
| ·信息显示模块 | 第35-42页 |
| ·仪表显示部分 | 第35-37页 |
| ·窗体控件显示模块 | 第37页 |
| ·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| 第37-42页 |
| ·人机交互模块 | 第42-43页 |
| ·飞控指令界面 | 第42-43页 |
| ·操作杆和键盘 | 第43页 |
| ·航线管理模块 | 第43-44页 |
| ·故障处理模块 | 第44-46页 |
| 第6章 视景计算机程序 | 第46-69页 |
| ·视景计算机程序的概述 | 第46-47页 |
| ·摄像机模块 | 第47-49页 |
| ·三维模型模块 | 第49-53页 |
| ·飞机模块 | 第50-52页 |
| ·降落伞模块 | 第52-53页 |
| ·三维环境模块 | 第53-62页 |
| ·三维地形模块 | 第54-60页 |
| ·无限大地形的基本原理 | 第54-55页 |
| ·高度点的生成 | 第55-56页 |
| ·LOD 的实现 | 第56-59页 |
| ·纹理映射技术 | 第59-60页 |
| ·地形的渲染部分 | 第60页 |
| ·树生成模块 | 第60-61页 |
| ·天空盒生成模块 | 第61-62页 |
| ·特效模块 | 第62-69页 |
| ·粒子系统 | 第63-65页 |
| ·光晕效果 | 第65-66页 |
| ·阴影效果 | 第66页 |
| ·雾化效果 | 第66-68页 |
| ·音效模拟 | 第68-69页 |
| 第7章 教练员计算机程序 | 第69-78页 |
| ·教练员计算机程序概述 | 第69-70页 |
| ·视景模块 | 第70页 |
| ·数据显示模块 | 第70页 |
| ·文件操作 | 第70-72页 |
| ·控制命令 | 第72-73页 |
| ·环境设置 | 第73-74页 |
| ·视景选择 | 第74-75页 |
| ·数据库操作 | 第75页 |
| ·用户管理模块 | 第75-76页 |
| ·故障设置和培训模块 | 第76-78页 |
|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全文的主要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| 第78-79页 |
|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| 第79-80页 |
| 附录Ⅰ 部分程序清单 | 第80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| 致谢 | 第89-90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(含录用)的学术论文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