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场耦合条件下增压器涡轮叶轮结构强度分析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流固耦合问题描述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2 涡轮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| 第17-36页 |
| ·控制方程 | 第17-22页 |
| ·流体控制方程 | 第17-20页 |
| ·固体控制方程 | 第20页 |
| ·热传导方程 | 第20-21页 |
| ·热边界条件 | 第21-22页 |
| ·流固耦合研究的关键理论问题 | 第22-24页 |
| ·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描述方法(ALE) | 第22-23页 |
| ·网格更新 | 第23页 |
| ·弱耦合数据传递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湍流模型 | 第24-27页 |
| ·湍流模型类型 | 第25页 |
| ·剪切压力传输模型 | 第25-27页 |
| ·雷诺压力模型(RSM) | 第27页 |
| ·有限元瞬态计算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| 第27-28页 |
| ·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| ·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 | 第29-35页 |
| ·结构离散与单元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总体矩阵的集成 | 第31-32页 |
| ·固有特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响应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3 涡轮瞬态流场的计算 | 第36-52页 |
| 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| ·网格划分 | 第38-45页 |
| ·网格划分原则 | 第38-43页 |
| ·计算模型网格划分 | 第43-45页 |
| ·稳态流场计算 | 第45-48页 |
| ·稳态计算设置 | 第45-46页 |
| ·稳态流场表面温度及压力计算结果 | 第46-48页 |
| ·瞬态流场计算 | 第48-51页 |
| ·瞬态计算设置 | 第48-49页 |
| ·瞬态流场表面温度及压力计算结果 | 第49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4 涡轮的结构强度计算 | 第52-64页 |
| ·表面效应单元 | 第52-54页 |
| ·表面效应单元原理 | 第52-53页 |
| ·表面效应单元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| ·涡轮温度场的计算 | 第54-57页 |
| ·数据传递 | 第54-55页 |
| ·涡轮温度场计算结果 | 第55-57页 |
| ·涡轮结构强度分析 | 第57-63页 |
| ·载荷的施加 | 第57-58页 |
| ·约束的施加 | 第58页 |
| ·涡轮结构应力场计算结果 | 第58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5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64-67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64-65页 |
| 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