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点摘要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6页 |
1. 选题的背景及现状 | 第12-14页 |
2. 研究的基本思路、观点、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3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1章 当前国际社会在北极区域所关注的法律问题 | 第16-44页 |
·“北极”基本问题介绍 | 第16-22页 |
·“北极”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北极的法律界定与法律诉求 | 第18-21页 |
·北极问题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·国际社会聚焦北极的原因分析 | 第22-31页 |
·地缘格局下的海洋权益之争 | 第22-26页 |
·北极环境保护 | 第26-27页 |
·丰富的自然资源 | 第27-29页 |
·航运经济利益 | 第29-30页 |
·政治军事战略 | 第30-31页 |
·北极法律问题的具体内容 | 第31-44页 |
·海洋权益之争 | 第31-39页 |
·北极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 | 第39-44页 |
第2章 国际公约在解决北极法律问题上所面临的困境 | 第44-72页 |
·当代海洋秩序的困境与挑战 | 第44-53页 |
·国际海洋秩序的政治基础 | 第44-48页 |
·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| 第48-53页 |
·北极国际法律规制面临的挑战 | 第53-58页 |
·中央权威之缺位 | 第53-54页 |
·集体行动之困境 | 第54-55页 |
·法律秩序之阙如 | 第55-58页 |
·国际公约适用北极问题的不足之处 | 第58-72页 |
·维持原状模式及其不足 | 第59-61页 |
·海洋法公约模式及其不足 | 第61-67页 |
·南极条约模式及其不足 | 第67-70页 |
·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3章 软法在北极法律规制中的形式与作用 | 第72-98页 |
·国际软法的基本理论 | 第72-85页 |
·国际软法的缘起背景 | 第72-75页 |
·国际软法的界定 | 第75-79页 |
·软法的特征分析 | 第79-81页 |
·软法与硬法的关系 | 第81-85页 |
·北极软、硬法律规制现状 | 第85-88页 |
·南北极法律规制的不同 | 第85-86页 |
·北极软、硬法律规制现状介评 | 第86-88页 |
·北极法律规制与软法的契合 | 第88-93页 |
·规制内容的多样性 | 第88-90页 |
·制定机制的协商性 | 第90-91页 |
·法律约束力的非强制性 | 第91-92页 |
·争端解决机制的开放性 | 第92-93页 |
·软法在北极法律规制中的作用 | 第93-96页 |
·引导国家利益博弈,维护北极最低限度秩序 | 第93-94页 |
·降低北极利益排他性,促进合作 | 第94页 |
·推动国际法进程,为北极法律规制奠定基础 | 第94-96页 |
·为北极问题的灵活性和非预期结果提供空间 | 第96页 |
·北极软法规制的局限性分析 | 第96-98页 |
第4章 软法视角下中国参与北极问题的策略 | 第98-126页 |
·中国在北极区域的利益 | 第98-101页 |
·环境价值 | 第98页 |
·科考价值 | 第98-99页 |
·资源价值 | 第99-100页 |
·航行价值 | 第100-101页 |
·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意义 | 第101-102页 |
·拓展能源通道,保障经济发展 | 第101页 |
·完善地缘政治格局,维护自身权益 | 第101-102页 |
·承担国际责任,彰显国家软实力 | 第102页 |
·中国在北极的国际海洋法权益 | 第102-111页 |
·国际海洋法公约下中国的北极权利 | 第102-107页 |
·其他公约及机制下的权利 | 第107-111页 |
·软法视角下中国应对北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| 第111-126页 |
·明确北极问题的性质,制定国家北极战略 | 第113页 |
·强化北极事物参与的切入点,积极开展北极问题研究 | 第113-117页 |
·努力寻求加入北极相关组织,提升中国参与层次 | 第117-122页 |
·以开放的心态,开展国际合作 | 第122-123页 |
·以国际海事组织为平台,积极参与北极海事立法 | 第123-126页 |
结论 | 第126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40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140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