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页 |
第一章 产业链延伸概念理论综述 | 第7-13页 |
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| 第7-11页 |
一、 产业链 | 第7-9页 |
二、 产业链延伸及广播电台产业链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研究范围确定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本人对综述的评价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背景及现状 | 第13-21页 |
第一节 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趋势 | 第13-18页 |
一、 广播电台产业链的分化趋势 | 第13-16页 |
二、 广播电台产业链的整合趋势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现状 | 第18-19页 |
一、 949 交通广播车友俱乐部 | 第18页 |
二、 961 新闻频率,借助“新疆少儿双语大赛”尝试产业链延伸 | 第18-19页 |
三、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旅行社的尝试 | 第19页 |
四、 成立新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尝试 | 第19页 |
第三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必要性 | 第19-21页 |
一、 政策的导向 | 第19-20页 |
二、 媒介融合的趋势 | 第20页 |
三、 产业属性的要求 | 第20页 |
四、 媒体政治功能的体现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 | 第22-24页 |
一、 追求利润导致广告比重过大 | 第22-23页 |
二、 经济利益与受众结构的矛盾 | 第23页 |
三、 降低生产成本与工作者工作量加大的矛盾 | 第23-24页 |
四、 强势媒体扩张,媒体资源失衡 | 第24页 |
第二节 媒体的不正当竞争 | 第24-27页 |
一、 虚报收听率 | 第25页 |
二、 不正当的发行手段 | 第25-26页 |
三、 不正当的广告竞争 | 第26页 |
四、 “有偿新闻” | 第26-27页 |
五、 受众数据和广告价格不透明 | 第27页 |
第三节 现有体制影响媒体效率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途径与方法 | 第28-39页 |
第一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基本模型 | 第28-32页 |
一、 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| 第29-31页 |
二、 产业链的拓展延伸 | 第31页 |
三、 产业链的优势塑造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的整合策略 | 第32-35页 |
一、 基于基本产业链的成本领先战略 | 第32-33页 |
二、 广播电台产业链整合中的原则 | 第33-35页 |
第三节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多元化策略 | 第35-39页 |
一、 跨区域扩张 | 第36-37页 |
二、 跨媒体扩张 | 第37页 |
三、 紧抓专业细分市场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产业链延伸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| 第39-46页 |
第一节 制约因素与困难 | 第39-40页 |
一、 观念滞后 | 第39页 |
二、 体制束缚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突围方法与建议 | 第40-46页 |
一、 一切为受众服务 | 第40-41页 |
二、 市场化的节目生产 | 第41-42页 |
三、 跨媒体运营 | 第42页 |
四、 大力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 | 第42页 |
五、 明确电台二维属性,建立双轨过渡模式 | 第42-44页 |
六、 筹建新疆广播产业生产网络,加强节目的流通渠道 | 第44页 |
七、 打造强势品牌 | 第44-45页 |
八、 发挥网络宣传作用 | 第45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注释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