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光催化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臭氧协同光催化研究背景 | 第15-17页 |
·吸附对光催化的影响 | 第17页 |
·降解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| 第17-18页 |
·本学位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方案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不同光源催化降解 X3B | 第20-34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0-23页 |
·实验药品仪器 | 第20-22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1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21-22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制备机理 | 第22页 |
·采用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 | 第22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2-23页 |
·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 | 第2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3-32页 |
·TiO_2纳米管的表征 | 第23-26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 TEM 表征 | 第23-24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 XRD 表征 | 第24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 BET 表征 | 第24-26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对 X3B 的降解 | 第26-32页 |
·pH 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6-31页 |
·光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不同氧源催化降解 X3B | 第34-48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34-3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5-36页 |
·臭氧浓度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二氧化钛纳米管不同氧源催化降解 X3B | 第35-36页 |
·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的检测 | 第3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7页 |
·无光照无催化剂鼓气降解 X3B | 第36-38页 |
·无催化剂鼓气紫外光照降解 X3B | 第38-40页 |
·TiO_2/UV/O_2降解 X3B | 第40-41页 |
·TiO_2/UV/O_3降解 X3B | 第41-43页 |
·降解表观动力学常数 | 第43-45页 |
·活性物种检测 | 第45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降解 X3B 的吸附动力学及降解机理探讨 | 第48-60页 |
·前言 | 第48页 |
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9页 |
·吸附试验 | 第49页 |
·Langmuir-Hinshelwood 动力学试验 | 第49页 |
·空穴及羟基自由基淬灭试验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9页 |
·催化剂对 X3B 的吸附 | 第49-51页 |
·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| 第51-52页 |
·降解机理探讨 | 第52-59页 |
·TiO_2/O_3体系 | 第53-54页 |
·TiO_2/UV/O_2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TiO_2/UV/O_3体系 | 第55-56页 |
·UV/O_3体系 | 第56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降解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| 第60-80页 |
·前言 | 第60页 |
·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60-6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1页 |
·降解产物萃取 | 第61页 |
·降解产物衍生化 | 第61页 |
·降解产物 GC-MS 检测 | 第6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1-78页 |
·TiO_2/O_3体系 | 第61-65页 |
·TiO_2/UV/O_2体系 | 第65-69页 |
·TiO_2/UV/O_3体系 | 第69-73页 |
·UV/O_3及 O_3体系 | 第73-76页 |
·产物衍生化 | 第76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8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