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相关背景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7-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| 第9-11页 |
2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构建与研究 | 第11-35页 |
·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| 第11-17页 |
·OK2440-III 开发板 | 第11-13页 |
·相关芯片和开发模块简介 | 第13-17页 |
·嵌入式系统简介与选型 | 第17-21页 |
·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| 第18-19页 |
·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调试 | 第19-20页 |
·操作系统的选型 | 第20-21页 |
·系统引导程序 BootLoader | 第21-26页 |
·Bootloader 简介 | 第21-23页 |
·U-Boot 移植 | 第23-26页 |
·Linux 内核裁剪与移植 | 第26-30页 |
·Linux 内核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Linux 内核的基本结构 | 第27-28页 |
·Linux 内核移植 | 第28-30页 |
·嵌入式根文件系统移植 | 第30-34页 |
·Busybox 的编译与安装 | 第31-33页 |
·NFS 的安装与配置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3 基于 H.26 4 的视频编码处理技术 | 第35-45页 |
·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35-37页 |
·H.264 标准的主要技术 | 第37页 |
·H.264 的编码算法 | 第37-44页 |
·运动补偿预测 | 第37-38页 |
·帧内空间预测 | 第38-39页 |
·整型变换 | 第39-40页 |
·变换系数量化 | 第40-41页 |
·扫描顺序 | 第41页 |
·去块效应滤波器 | 第41-42页 |
·熵编码 | 第42页 |
·H.264 算法的分层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面向 IP 和无线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系统总体方案及视频采集模块的实现 | 第45-59页 |
·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| 第45页 |
·USB 摄像头驱动 | 第45-49页 |
·网络设备驱动程序 | 第49-54页 |
·网络设备驱动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DM9000A 驱动移植 | 第52-54页 |
·视频采集模块的实现 | 第54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嵌入式 WEB 服务器的实现 | 第59-74页 |
·嵌入式 WEB 服务器概述 | 第59-62页 |
·HTTP 协议简介 | 第59-60页 |
·C/S 模式与 B/S 模式简介 | 第60-62页 |
·嵌入式 Web 服务器工作原理与流程 | 第62页 |
·嵌入式 WEB 服务器的实现 | 第62-65页 |
·Boa 概述 | 第63-64页 |
·Boa 的移植与配置 | 第64-65页 |
·基于嵌入式 Linux 的远程视频监控实现 | 第65-73页 |
·视频传输 | 第65-69页 |
·CGI 程序设计 | 第69-71页 |
·Web 页面的建立 | 第71-72页 |
·视频监控系统测试 | 第72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6 结论 | 第74-75页 |
·总结 | 第74页 |
·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附录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