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现场监测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数值计算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阳曲 1 号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背景 | 第17-2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7页 |
·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| 第17-19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7-18页 |
·气象水文 | 第18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18-19页 |
·地质构造 | 第19页 |
·水文地质条件 | 第19页 |
·高含水率黄土特征及成因 | 第19-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3 阳曲 1 号隧道黄土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| 第21-27页 |
·黄土试样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·黄土物理参数的试验 | 第22页 |
·黄土抗剪强度试验 | 第22-25页 |
·黄土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试验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阳曲 1 号隧道施工技术有限元模拟及 MIDAS/GTS 实现 | 第27-54页 |
·有限元基本原理 | 第27页 |
·施工过程模拟方法及其 MIDAS/GTS 实现 | 第27-30页 |
·模型计算选取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隧道施工过程模拟的原理 | 第28-29页 |
·隧道施工过程的 MIDAS/GTS 实现 | 第29页 |
·隧道支护措施或预加固措施的模拟 | 第29-30页 |
·有限元计算概况 | 第30-36页 |
·计算假定 | 第30-31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31页 |
·开挖方法选取 | 第31-32页 |
·计算工况的确定 | 第32-33页 |
·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施工过程的模拟 | 第34-36页 |
·不同施工法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36-45页 |
·双侧壁导坑法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CD 法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埋深 25m 时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45-53页 |
·不同开挖进尺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分部开挖长度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不同钢拱架间距长度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不同含水率黄土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5 阳曲 1 号隧道现场施工方案及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| 第54-72页 |
·阳曲 1 号隧道现场施工方案 | 第54页 |
·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| 第54-55页 |
·监测内容与方法 | 第55-57页 |
·监测内容及方案 | 第55-56页 |
·监测技术要求 | 第56页 |
·监测频率 | 第56页 |
·初期支护阶段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别标准与施工管理标准 | 第56-57页 |
·位移量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57-67页 |
·回归函数的选定 | 第57-59页 |
·曲线回归与分析 | 第59-67页 |
·围岩压力量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67-70页 |
·现场监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问题及展望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附录 | 第7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