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基于TDLAS技术的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初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种子活力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光学特性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生理生化特性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外观特征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种子呼吸CO2浓度与种子活力关系第14-15页
    1.3 TDLAS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案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与本文结构第19-20页
2 二氧化碳检测原理及其实验系统第20-38页
    2.1 基于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的CO2浓度检测原理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TDLAS检测技术相关原理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波长调制原理第26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系统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系统组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TDLAS技术的软件系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TDLAS技术的硬件系统第30-37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3 材料与实验第38-42页
    3.1 材料准备第38-39页
    3.2 水稻种子呼吸强度测定第39页
    3.3 发芽试验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4 数据处理与讨论第42-61页
    4.1 预处理方法第42-49页
    4.2 数据优化处理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优化种子呼吸变化曲线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呼吸作用变化量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4.3 呼吸作用与活力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4.4 活力检测方法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点增量计数检测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定积分几何检测法第58-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5 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评价第61-70页
    5.1 应用需求第61页
    5.2 整体量化考核模型原理第61页
    5.3 整体量化考核模型应用与实现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结构量化考核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判断量化考核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整体量化考核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综合量化考核排序第64-65页
    5.4 层次分析模型验证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构造判断矩阵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层次总排序第67-68页
    5.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8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8-70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0-7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8页
附录第78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交替传译中的明晰化处理--基于《绿色能源》汉英交替传译的案例分析
下一篇:英文说明书翻译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--以《Beech炉具说明书》的翻译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