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种子活力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1.2.1 基于光学特性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| 第9-12页 |
1.2.2 基于生理生化特性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3 基于外观特征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4 种子呼吸CO2浓度与种子活力关系 | 第14-15页 |
1.3 TDLAS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6-19页 |
1.4.1 研究方案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与本文结构 | 第19-20页 |
2 二氧化碳检测原理及其实验系统 | 第20-38页 |
2.1 基于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的CO2浓度检测原理 | 第21-28页 |
2.1.1 TDLAS检测技术相关原理 | 第21-26页 |
2.1.2 波长调制原理 | 第26-28页 |
2.2 实验系统 | 第28-37页 |
2.2.1 系统组成 | 第28-29页 |
2.2.2 TDLAS技术的软件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2.3 TDLAS技术的硬件系统 | 第30-3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3 材料与实验 | 第38-42页 |
3.1 材料准备 | 第38-39页 |
3.2 水稻种子呼吸强度测定 | 第39页 |
3.3 发芽试验 | 第39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数据处理与讨论 | 第42-61页 |
4.1 预处理方法 | 第42-49页 |
4.2 数据优化处理 | 第49-56页 |
4.2.1 优化种子呼吸变化曲线 | 第49-53页 |
4.2.2 呼吸作用变化量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3 呼吸作用与活力关系 | 第56-57页 |
4.4 活力检测方法 | 第57-60页 |
4.4.1 点增量计数检测法 | 第57-58页 |
4.4.2 定积分几何检测法 | 第58-6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5 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评价 | 第61-70页 |
5.1 应用需求 | 第61页 |
5.2 整体量化考核模型原理 | 第61页 |
5.3 整体量化考核模型应用与实现 | 第61-65页 |
5.3.1 结构量化考核 | 第61-62页 |
5.3.2 判断量化考核 | 第62-63页 |
5.3.3 整体量化考核 | 第63-64页 |
5.3.4 综合量化考核排序 | 第64-65页 |
5.4 层次分析模型验证 | 第65-68页 |
5.4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65-66页 |
5.4.2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66-67页 |
5.4.3 层次总排序 | 第67-68页 |
5.5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6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6.1 结论 | 第70页 |
6.2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8页 |
附录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