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管人力资本定价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1页 |
·选题依据与立论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主要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·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21-33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1-23页 |
·欠发达地区 | 第21-22页 |
·高新技术企业 | 第22-23页 |
·高级管理人员 | 第23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相关理论 | 第23-27页 |
·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| 第23-25页 |
·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6-27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基础 | 第27-33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的相关概念 | 第27-28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的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的实质 | 第29-30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行为的内涵 | 第30-31页 |
·人力资本定价的意义 | 第31-33页 |
3 现状分析 | 第33-49页 |
·整体定价水平偏低 | 第33-35页 |
·定价方式单一 | 第35-46页 |
·年薪制为主要的人力资本定价方式 | 第35-37页 |
·长期激励的人力资本定价方式应用较少 | 第37-38页 |
·股权激励模式无显著差异,有效期较短 | 第38-46页 |
·绩效考核指标不全面,披露不完全 | 第46-47页 |
·高管零持股现象严重 | 第47页 |
·高管薪酬的确定有失独立性和公平性 | 第47-49页 |
4 实证研究 | 第49-63页 |
·一般企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| 第49-52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49页 |
·指标选取与样本来源 | 第49-50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50-51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51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解释 | 第52页 |
·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| 第52-57页 |
·提出假设 | 第52-53页 |
·指标选取与样本来源 | 第53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53-54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54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未进入模型变量的散点图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解释 | 第57页 |
·模型结果解释 | 第57-58页 |
·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企业的样本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企业业绩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行权条件及行权价格分析 | 第62-63页 |
5 政策措施 | 第63-69页 |
·推进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应用 | 第63-66页 |
·人力资源也是企业权益 | 第63页 |
·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 | 第63-65页 |
·人力资产分享企业收益的比例、期限确定及核算 | 第65-66页 |
·调整人力资本绩效评价体系 | 第66-67页 |
·改进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| 第67-68页 |
·构建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| 第68-69页 |
·完善经理人市场 | 第68页 |
·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 | 第68-6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