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和声特色及调式调性分析--以《24首前奏曲》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节 印象主义 | 第7-8页 |
第二节 德彪西生平 | 第8-9页 |
第三节 德彪西前奏曲简介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《24 首前奏曲》的和声特点 | 第10-25页 |
第一节 不协和和弦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附加音和弦 | 第11-13页 |
第三节 分裂音和弦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平行和弦 | 第14-18页 |
一、平行音程 | 第15-16页 |
二、平行三和弦 | 第16-18页 |
三、平行七和弦 | 第18页 |
第五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 | 第18-20页 |
一、四、五度音程叠置和弦 | 第18-20页 |
二、二、四度音程叠置和弦 | 第20页 |
第六节 功能化的和声进行 | 第20-22页 |
第七节 色彩化的和声进行 | 第22-23页 |
第八节 持续音用法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《24 首前奏曲》的调式调性特征 | 第25-32页 |
第一节 五声调式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中古教会调式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全音音阶调式 | 第28-29页 |
第四节 双调性与多调性 | 第29-31页 |
第五节 无调性 | 第31-32页 |
结语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