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8页 |
·拟南芥合子胚胎发生 | 第12-16页 |
·FUS3 及其相关基因的发现 | 第12-15页 |
·FUS3 及其相关基因在拟南芥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·植物激素与离体器官发生 | 第16-23页 |
·植物细胞全能性 | 第16-17页 |
·植物离体器官发生 | 第17-19页 |
·离体芽的发生 | 第18-19页 |
·离体根的发生 | 第19页 |
·植物激素与离体器官发生 | 第19-23页 |
·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| 第20-21页 |
·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| 第21-22页 |
·生长素调控离体器官发生 | 第22-23页 |
·植物激素与 FUS3 及其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 | 第23-26页 |
·植物激素调控 FUS3 基因 | 第23-24页 |
·FUS3 及其相关基因与生长素 | 第24-25页 |
·FUS3 与其他植物激素 | 第25-26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6-2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4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-29页 |
·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 | 第28页 |
·菌株及质粒 | 第28页 |
·酶与各种生化试剂 | 第28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8页 |
·PCR 引物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43页 |
·拟南芥的种植与培养 | 第29页 |
·拟南芥离体再生根的培养 | 第29页 |
·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纯化 | 第29-30页 |
·植物组织总 RNA 的提取与纯化 | 第30-31页 |
·Trizol 法提取总 RNA | 第30-31页 |
·RNA 中基因组 DNA 的去除 | 第31页 |
·反转录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| 第31-32页 |
·实时定量 PCR | 第32-33页 |
·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拟南芥 | 第33-38页 |
·PCR 扩增 | 第33页 |
·连接反应 | 第33页 |
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| 第33-34页 |
·碱法小量质粒 DNA 的提取 | 第34-35页 |
·质粒 DNA 的酶切鉴定 | 第35页 |
·DNA 序列测定 | 第35页 |
·诱导型 FUS3 过量表达及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5-36页 |
·pBA002myc-FUS3 标记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6页 |
·农杆菌 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| 第36-37页 |
·拟南芥的转化 | 第37-38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分析 | 第38页 |
·转基因植物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| 第39页 |
·染色质免疫共沉淀(ChIP)步骤及其检测 | 第39-43页 |
·染色质免疫共沉淀(ChIP)步骤 | 第39-41页 |
·染色质免疫共沉淀(ChIP)结果检测及分析 | 第41-43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8页 |
·诱导型过量表达和反义表达 FUS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| 第43页 |
·FUS3 在根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| 第43-47页 |
·FUS3 表达量的改变对根再生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FUS3 表达量的改变对根端特征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FUS3 在芽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| 第47-48页 |
·FUS3 通过调控生长素响应和极性运输影响根再生 | 第48-53页 |
·在根再生过程中生长素诱导 FUS3 表达 | 第48-49页 |
·在根再生过程中 FUS3 影响生长素响应与极性运输 | 第49-53页 |
·在根再生过程中 FUS3 影响生长素的响应 | 第49-50页 |
·在根再生过程中 FUS3 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| 第50-53页 |
·FUS3 调控生长素的合成 | 第53-57页 |
·根再生过程中 FUS3 调控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 | 第53-54页 |
·生长素合成基因在根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| 第54-55页 |
·FUS3 蛋白直接调控 YUC4 基因的表达 | 第55-57页 |
·FUS3 影响拟南芥生长发育 | 第57-58页 |
4 讨论 | 第58-62页 |
·FUS3 调节根的再生 | 第58页 |
·FUS3 调控生长素的信号转导、极性运输及合成 | 第58-59页 |
·FUS3 蛋白直接调控 YUC4 的表达 | 第59-60页 |
·FUS3 影响拟南芥生长发育 | 第60-62页 |
5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