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1 前言 | 第12-25页 |
·解旋酶的定义、结构和分类 | 第12-14页 |
·解旋酶的定义 | 第12页 |
·解旋酶的结构 | 第12-14页 |
·解旋酶的分类 | 第14页 |
·解旋酶的生化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解旋酶的作用机制 | 第15-17页 |
·解旋酶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7-20页 |
·前体 mRNA 的剪接 | 第18页 |
·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| 第18-19页 |
·RNA 运输 | 第19页 |
·转录调控 | 第19页 |
·翻译起始 | 第19-20页 |
·RNA 降解 | 第20页 |
·解旋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4页 |
·解旋酶基因在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·解旋酶基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25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5页 |
·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| 第25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PCR 引物 | 第26页 |
·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26页 |
·SDS-PAGE 缓冲液的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蛋白提纯过程中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27页 |
·亲和层析中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39页 |
·拟南芥幼苗培养及种植 | 第27-28页 |
·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8-32页 |
·植物组织总 RNA 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·反转录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| 第29页 |
·PCR 扩增 | 第29页 |
·AtRH59 基因的 PCR 扩增及其产物的回收 | 第29-30页 |
·连接反应 | 第30页 |
·感受态大肠杆菌 DH5α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·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31页 |
·质粒 DNA 的酶切鉴定 | 第31-32页 |
·DNA 序列测定 | 第32页 |
·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·E.coli BL21 的诱导表达 | 第33页 |
·聚丙烯凝胶电泳 | 第33-34页 |
·原核表达蛋白 AtRH59 的纯化 | 第34-35页 |
·粗酶液的制取 | 第34-35页 |
·亲和层析纯化 | 第35页 |
·AtRH59 蛋白纯度及分子量的测定 | 第35页 |
·AtRH59 的活性测定 | 第35-39页 |
·dsDNA、dsRNA 底物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| 第36页 |
·ATPase 活性检测原理及过程 | 第36-37页 |
·解旋酶活性检测原理及过程 | 第37-3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5页 |
·AtRH59 基因的扩增、克隆及序列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AtRH59 基因的 PCR 扩增 | 第39页 |
·AtRH59 基因扩增产物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AtRH59 基因翻译产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功能预测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AtRH59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| 第42-44页 |
·AtRH59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·AtRH59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| 第43-44页 |
·AtRH59 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影响其表达量的因素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AtRH59 蛋白的表达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诱导表达条件对 AtRH59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5-48页 |
·诱导时间对 AtRH59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诱导温度对 AtRH59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诱导剂浓度对 AtRH59 表达量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目的蛋白 AtRH59 的可溶性分析及纯化 | 第48-49页 |
·目的蛋白 AtRH59 的可溶性分析 | 第48页 |
·目的蛋白 AtRH59 的纯化 | 第48-49页 |
·AtRH59 的活性分析 | 第49-53页 |
·dsDNA、dsRNA 底物的制备 | 第49-50页 |
·AtRH59 解 dsRNA 链活性的检测 | 第50-51页 |
·AtRH59 解 dsRNA 链极性的分析 | 第51页 |
·AtRH59 解 dsDNA、dsRNA 链能力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·AtRH59 的 ATPase 活性检测 | 第52-53页 |
·影响 AtRH59 解链活性因素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ATP 对 AtRH59 解旋活性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Mg2+浓度对 AtRH59 解旋活性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温度对 AtRH59 解旋活性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8页 |
·AtRH59 与其它 DEAD-box 解旋酶的分子结构比较分析 | 第55页 |
·AtRH59 蛋白表达和纯化条件的优化 | 第55-56页 |
·AtRH59 活性的分析 | 第56-58页 |
5 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附录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