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简况 | 第11页 |
·结构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国内外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传统设计方法 | 第11页 |
·现代设计方法 | 第11-14页 |
·PRE/ENGINEER软件简介 | 第14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有限元分析及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1页 |
·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·结构有限元分析法概述 | 第15页 |
·有限元方法的解题步骤 | 第15-17页 |
·结构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·结构模态分析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结构模态分析的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模态分析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·计算软件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压砖机结构分析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1-28页 |
·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工作原理、基本参数及结构特点 | 第21-24页 |
·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| 第21-22页 |
·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基本参数 | 第22-24页 |
·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结构特点 | 第24页 |
·压砖机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4-27页 |
·建模方法的选择 | 第24页 |
·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24-25页 |
·压砖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5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压砖机机身的静态有限元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载荷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材料的选定 | 第28页 |
·边界约束 | 第28-29页 |
·上横梁载荷分析 | 第29页 |
·下横梁及立柱载荷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机身载荷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压砖机的静态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应力计算结果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位移计算结果的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压砖机虚拟样机的建立及其运动仿真 | 第35-50页 |
·虚拟样机技术概述 | 第35-38页 |
·虚拟样机技术的定义 | 第35页 |
·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范围 | 第35-36页 |
·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 | 第36-37页 |
·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的功能 | 第37-38页 |
·运动仿真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PRO/ENGINEER运动分析模块及作用 | 第38页 |
·创建运动分析方案 | 第38-39页 |
·机构运动的形式 | 第39页 |
·相关软件介绍 | 第39-41页 |
·PRO/ENGINEER WILDFIRE运动仿真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·PRO/ENGINEER运动分析模块介绍 | 第40页 |
·PRO/ENGINEER动力学分析模块介绍 | 第40-41页 |
·虚拟样机的建立与运动仿真 | 第41-49页 |
·压砖机的运动仿真的工作流程 | 第41页 |
·压砖机的运动仿真分析 | 第41-49页 |
·运动仿真结果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压砖机机身的模态分析 | 第50-57页 |
·机身模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50-51页 |
·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50页 |
·定义压砖机机身的材料 | 第50页 |
·设定约束 | 第50-51页 |
·划分模型网格 | 第51页 |
·计算频率范围的选取 | 第51页 |
·模态分析结果 | 第51-55页 |
·模态分析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7章 压砖机上横梁的结构优化 | 第57-63页 |
·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概述 | 第57-58页 |
·压砖机上横梁的优化设计 | 第58-62页 |
·灵敏度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灵敏度分析结果 | 第59-60页 |
·上横梁的结构优化 | 第60-62页 |
·优化结论 | 第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结论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