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引言 | 第1-11页 |
1.1 选题的现实意义 | 第8页 |
1.2 选题的必要性 | 第8-11页 |
1.2.1 企业再造工程是突破职能管理弊端的有效途径 | 第9页 |
1.2.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迫使企业实施再造工程 | 第9-10页 |
1.2.3 企业再造工程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主要部分 | 第10-11页 |
2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概况 | 第11-14页 |
2.1 公司的历史沿革 | 第11页 |
2.2 公司再造前的状况 | 第11-14页 |
2.2.1 公司组织机构状况 | 第11-13页 |
2.2.2 公司干部人事制度状况 | 第13页 |
2.2.3 公司主要产品状况 | 第13-14页 |
3 组织再造理论综述 | 第14-23页 |
3.1 组织再造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3.2 组织再造的背景 | 第15页 |
3.3 组织再造的必要性 | 第15-23页 |
3.3.1 企业经营战略与企业目标的发展,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15-16页 |
3.3.2 组织转型理论(OT)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16-18页 |
3.3.3 企业发展规模的变化,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18-19页 |
3.3.4 企业环境变化,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19-21页 |
3.3.5 生产与管理技术的发展,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21-22页 |
3.3.6 权力控制的变化,要求组织必须进行再造 | 第22-23页 |
4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| 第23-40页 |
4.1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的指导思想 | 第23-29页 |
4.1.1 以人为本 | 第23-25页 |
4.1.2 顾客至上 | 第25-27页 |
4.1.3 勇于改革 | 第27-29页 |
4.2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的内容 | 第29-40页 |
4.2.1 重新塑造企业的理念系统 | 第29-30页 |
4.2.2 重新设计企业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方式 | 第30-32页 |
4.2.3 重新设计企业的行为规范 | 第32-34页 |
4.2.4 重新设计企业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| 第34-40页 |
5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的过程 | 第40-44页 |
5.1 分析企业现状 | 第40页 |
5.2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| 第40-41页 |
5.3 发动职工征集方案 | 第41-42页 |
5.4 综合职工意见,形成最终方案 | 第42-44页 |
5.4.1 重塑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的企业理念,增强企业员工的使命感 | 第42页 |
5.4.2 精简机构,减员分流 | 第42-43页 |
5.4.3 制定严格的企业标准及规章制度 | 第43页 |
5.4.4 制订员工考评与激励措施 | 第43-44页 |
6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再造的结果分析 | 第44-57页 |
6.1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理念系统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6.2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管理运行规则设计 | 第45-49页 |
6.2.1 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规则 | 第45-46页 |
6.2.2 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6-47页 |
6.2.3 制定企业管理运行规范,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| 第47-49页 |
6.3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组织机构设计 | 第49-51页 |
6.3.1 重新设计公司的组织机构 | 第49-50页 |
6.3.2 建立人员分流的渠道 | 第50-51页 |
6.4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设计 | 第51-53页 |
6.5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主要规章制度设计 | 第53页 |
6.6 辽宁鞍山铁塔集团冶金渣公司激励机制设计 | 第53-57页 |
6.6.1 思想激励 | 第54页 |
6.6.2 利益激励 | 第54-55页 |
6.6.3 目标激励 | 第55-57页 |
7 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