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2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4-20页 |
| ·公众满意度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| ·公众满意度 | 第14-15页 |
| ·公众满意度的特点 | 第15页 |
| ·政府绩效评估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| ·政府绩效评估 | 第15-16页 |
| ·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 | 第16-17页 |
| ·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及启示 | 第17-20页 |
| ·新公共行政理论 | 第17-18页 |
| 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3 政府绩效评估的新价值取向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·公众满意——政府绩效评估的新价值取向 | 第20页 |
| ·以公众满意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·有助于地方政府落实“以人为本”的服务理念 | 第20-21页 |
| ·有助于地方政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| 第21页 |
| ·有助于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| 第21-22页 |
| 4 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及启示 | 第22-28页 |
| ·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分析 | 第22-26页 |
| ·英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·国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启示 | 第26-28页 |
| ·评估保障的法制化 | 第26页 |
| ·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| 第26页 |
| ·评估内容的规范化 | 第26-27页 |
| ·评估趋于公众导向 | 第27页 |
| ·各级政府及领导人的重视和推动 | 第27-28页 |
| 5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 | 第28-35页 |
| ·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| 第28-30页 |
| ·评估理念方面 | 第28页 |
| ·评估方式方面 | 第28-29页 |
| ·评估指标方面 | 第29-30页 |
| ·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| ·缺乏正确的评估理念 | 第30页 |
| ·缺乏相关的法律、制度保障 | 第30-31页 |
| ·评估主体比较单一 | 第31页 |
| ·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| ·影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因素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观念障碍 | 第32页 |
| ·体制障碍 | 第32-33页 |
| ·组织障碍 | 第33-35页 |
| 6 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对策探讨 | 第35-43页 |
| ·重塑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 | 第35-36页 |
| ·转变思想观念,树立公众导向的绩效观 | 第35-36页 |
| ·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责任意识 | 第36页 |
| ·加快相关法律、制度的构建 | 第36-38页 |
| ·加强地方政府绩效的立法工作 | 第37页 |
| ·推动地方政府绩效的制度建设 | 第37-38页 |
| ·逐步建立多元化绩效评估机制 | 第38-40页 |
| ·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结构 | 第38-39页 |
| ·推进多元评估主体的有效整合 | 第39-40页 |
| ·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| 第40-43页 |
| ·构建原则 | 第40页 |
| ·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评估指标体系 | 第40-42页 |
| ·对公众满意度指标进行说明 | 第42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4-45页 |
| 致谢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