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1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7-8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8-9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和依据 | 第10-18页 |
·博弈理论 | 第10-12页 |
·危机管理理论 | 第12-14页 |
·公共池塘管理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治理理论 | 第15-18页 |
·论文关键词的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相关背景 | 第21-30页 |
·太湖流域及其水环境概况 | 第21-24页 |
·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| 第21-22页 |
·太湖流域的人文环境 | 第22-23页 |
·太湖流域水污染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历史 | 第24-25页 |
·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现状 | 第25-28页 |
·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| 第25-26页 |
·两地在不同层面上的治理现状 | 第26-28页 |
·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| 第28-30页 |
·苏州、无锡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性和典型性 | 第28页 |
·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紧迫性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无锡、苏州两地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过程的经验总结 | 第30-39页 |
·两地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回顾 | 第30-32页 |
·两地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经验总结 | 第32-36页 |
·从危机中看到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不足 | 第32-33页 |
·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| 第33-36页 |
·苏州、无锡两地应急管理中的合作机制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目前苏州、无锡两地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合作机制方面主要存在问题 | 第39-47页 |
·两地在太湖流域水污染合作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对水资源和污染源的总体估计不足 | 第39页 |
·水资源保护意识尚未真正形成 | 第39-40页 |
·在政策执行力度上和效果上还比较不理想 | 第40-41页 |
·公众监督机制不完善 | 第41页 |
·苏锡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应遵循的原则 | 第41-47页 |
·树立“环保优先”的意识 | 第41-42页 |
·追求经济、社会、生态等综合效益 | 第42-44页 |
·科学调度、现代化管理 | 第44-45页 |
·公平性和效率性兼顾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构建无锡、苏州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机制 | 第47-58页 |
·建立两地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机制 | 第47-50页 |
·分散治理与合作治理相结合 | 第47-48页 |
·逐步调整两地的工业布局,加快发展循环型经济 | 第48-49页 |
·加强两地水污染治理的信息公开和互通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建立两地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联合监测和执法机制 | 第50-53页 |
·构建两地水情联合监测机制 | 第50-51页 |
·建立和落实两地对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联合执法机制 | 第51-52页 |
·逐渐建立两地合作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和监督机制 | 第53-58页 |
·建立环保责任追究机制 | 第53-55页 |
·逐步形成完善的监督系统 | 第55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5-66页 |
后记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