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5页
   ·自动对焦技术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概况第8-12页
     ·自动对焦技术发展概述第8-10页
     ·自动对焦技术在视觉测量中的应用第10页
     ·自动对焦技术中的对焦评价函数和对焦搜索策略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基于图像处理的对焦方法存在的问题第12页
   ·研究方案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基于对焦深度法的三维视觉测量方案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第二章 对焦原理及对焦评价方法第15-28页
   ·自动对焦原理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·光学系统成像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镜头离焦的描述及对焦原理第16-18页
   ·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对焦评价方法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灰度梯度函数第18-20页
     ·信息学函数第20页
     ·频域函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统计学函数第21-22页
   ·边缘检测算子在对焦评价函数中的应用第22-27页
     ·边缘特征与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·评价函数构造方法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基于边缘检测算子的对焦评价函数实验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 基于纹理分析的小波变换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研究第28-39页
   ·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图像的小波变换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第30页
   ·基于纹理分析的小波变换清晰度评价方法研究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基于图像灰度梯度方向矩阵的纹理分析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纹理分析基础上的带权重评价算子构成第33-34页
   ·实验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函数与经典算子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纹理分析的权重因子对基于小波变换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影响第35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 自动对焦系统的搜索策略研究第39-53页
   ·自动对焦的常用搜索策略第39-46页
     ·遍历搜索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·Fibonacci搜索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·黄金(0.618)搜索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函数逼近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爬山法(MCS)搜索策略第45-46页
   ·MCS法的改进措施及其自动对焦仿真实验第46-50页
     ·MCS法的改进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改进MCS法的自动对焦仿真实验第48-50页
   ·自动对焦原理性实验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影响自动对焦及对焦函数性能因素的实验研究第53-68页
   ·评价函数灵敏度影响因素分析第53页
   ·对焦图像的预处理第53-58页
     ·邻域平均法第54页
     ·中值滤波算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滤波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实验对比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对焦窗口的划分与选择第58-62页
     ·对焦窗口的大小选择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对焦区域位置的选择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对焦窗口的规划第60-62页
   ·成像目标的特征对评价函数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·成像目标材料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成像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成像面亮度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成像面纹理走向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68-69页
   ·今后工作展望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监狱体制改革研究--以监企分开为视角
下一篇:配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