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11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11-13页 |
| 1 引言 | 第13-22页 |
| ·观光果园衍变 | 第13-18页 |
| ·果树和园林的结缘 | 第13-14页 |
| ·观光果园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| ·观光果园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·观光果园的类型 | 第17-18页 |
| ·观光果园研究概况 | 第18-20页 |
| ·观光果园开发建设设想和探索 | 第19页 |
| ·观光果园功能特点及分类 | 第19页 |
| ·观光果园规划设计 | 第19-20页 |
| ·观光果园的建造和运作 | 第20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| 2 观光果园景观设计支撑理论 | 第22-26页 |
| ·果树科学 | 第22-23页 |
| ·果树栽培学 | 第22页 |
| ·果文化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景观美学和景观形态学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景观生态学理论 | 第24页 |
| ·心理学理论 | 第24-26页 |
| 3 观光果园景观特性和景观构成 | 第26-31页 |
| ·观光果园的景观特性 | 第26-28页 |
| ·本质特性 | 第26-27页 |
| ·个性特征 | 第27-28页 |
| ·观光果园景观构成 | 第28-30页 |
| ·景观环境 | 第28-29页 |
| ·景观要素 | 第29-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4 福建常用果树的景观特性及应用 | 第31-50页 |
| ·福建常用乔木果树 | 第31-37页 |
| ·福建常用灌木果树 | 第37-43页 |
| ·福建常用藤本和草本果树 | 第43-45页 |
| ·福建部分野生果树 | 第45-50页 |
| 5 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设计 | 第50-71页 |
| ·观光果园景观设计原则 | 第50-52页 |
| ·保持生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| 第50页 |
| ·科学性、科普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| 第50-51页 |
| ·突出文化和特色化原则 | 第51页 |
| ·参与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| 第51-52页 |
| ·观光果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| 第52-55页 |
| ·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| 第52页 |
| ·规划阶段 | 第52-53页 |
| ·设计阶段 | 第53页 |
| ·景观规划设计流程 | 第53-55页 |
| ·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设计内容 | 第55-71页 |
| ·出入口设计 | 第55-56页 |
| ·地形处理 | 第56-57页 |
| ·建筑设施和小品 | 第57-61页 |
| ·道路、广场布局 | 第61-62页 |
| ·水景设计 | 第62-65页 |
| ·福建观光果园种植设计 | 第65-69页 |
| ·软环境设计 | 第69-71页 |
| 6 福建观光果园景观规划设计实例分析 | 第71-77页 |
| ·德化县洞寨山观光果园规划 | 第71-75页 |
| ·福州港里岛果茶观光园设计 | 第75-77页 |
| 7 总结 | 第77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页 |